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激活传统文化一池春水

2023-02-21 10:38:4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满江红》摇滚豫剧带火河南戏,《梦华录》掀起宋潮、点茶热,舞蹈《只此青绿》让我们亲临王希孟《千里江山图》的画中之境,电影《孔子》再次让万圣先师的智慧响彻中华大地……近年来,在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的大背景下,不少相关题材的影视剧、歌曲、舞蹈实现收视、口碑双丰收,吸粉无数。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传统文化更要与时俱进。我们应关注人民需求,借助科技力量,注入时代精神,激活传统文化一池春水。

  弦歌不辍,在文化自信的铿锵步履中看五千年中华风采、三万里锦绣飘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泱泱华夏,一首诗,一阙词,绣口一吐,文化氤氲;一爵一鼎,一雕一饰,一冠一袍,一檐一榫,一卷一碑,一笔一画,悠悠千载,魅力积淀。中国有礼仪之大、服章之美,站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上,我们还有何理由不自信?植根中华传统文化的厚土,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在融汇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同时,熔铸全体人民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通过文化的交锋、交流与交融,燃传统文化之“火”,燎文化自信之“原”。

  寻根溯源,在文化传承的旷野上开掘精神的河床、寻找心灵的原乡。传承中华文化的不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这些“高大上”的东西,它包含着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看那“老字号”“老技艺”“老滋味”,让城市更有底蕴的同时也让人们记得住乡愁;看那“非遗”作品让传统文化穿越悠长的岁月抵达今日依然鲜活清晰;看那趣味民俗让传统节日的氛围更加浓郁,看那“黄河大集”让人们纵享烟火里的“文化味儿”……让我们做赓续千年的薪火,拂去历史的烟尘,从寻常处探寻文化的根底,吹绿人们生活中的文化绿洲。

  与时偕行,在文化创新的广袤中激活一池春水、谱写崭新篇章。“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从科技赋能,让博物馆中的珍稀字画在创意、技术和艺术的合力之下大放异彩,到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经典故事搭配流行音乐,用歌声传递诗词之美;从《中国诗词大会》《假如国宝会说话》《长安十二时辰》等节目,使用镜头语言,新火试新茶,让传统文化以亲切活泼的面貌走近大众文化生活,到各地定期举办汉服文化节等活动,让国风、国潮接连“出圈”,引发现象级传播……“传统的箭,说到底是射向未来的”,要紧随时代发展,创新模式、理念和手段,加强可视化、形象化、多维化的前沿性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激活传统文化固有底蕴的同时让其融入时代,让其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让其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与时偕行、璀璨生辉。

  向我们的传统文化致敬,在“青绿千载,山河无垠”里领略华夏之美,从子曰中汲取绵绵不断的前进力量。用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与时代共振,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奔涌而去。(文/张晓凡)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