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乘文博会东风,赋能文化产业“蝶变”发展

2023-01-09 10:42:2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VR、AR、8K、全息舱、智慧屏、曲面屏……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各种“文化+科技”元素不时映入眼帘,元宇宙、AI虚拟影像等科技元素,打破了传统文化体验空间,让文化与科技碰撞出耀眼火花。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躬耕18年的文博会,立足于数字化转型时代,探索出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新路径,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化发展双向赋能。

  紧跟数字时代潮流,让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起来。当前,世界已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时代创造出数字化生产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了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的决策部署。2022年3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基本贯通各类文化机构的数据中心,基本完成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跃上新台阶,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通过大力推进文化数字化建设,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升级,助力唱响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科技让文旅跨越时空,助力特色文化“活”起来。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本届文博会,充分利用大屏幕投影、触摸互动、地面互动投影等数字技术,全面提升了展陈效果和拓展丰富内容,提高展陈观赏性和互动性,创造了崭新的参展观展体验。走入“长江数字体验馆”,该场馆集合了AI虚拟交互、全维度机械运动、虚拟现实技术、三维声场等最新科技手段,观众如同置身于乌江之上,红军渡口的涛声诉说着战役的壮烈,全景式再现了长征之路;江苏展区首次将全球首创“人物入画,实时跟随”的互动体验带进深圳文博会,数字技术的加持让金陵城的烟花绽放在这片承载着前沿科技的未来之境;依托虚拟现实技术,《唐宫夜宴》中的“顶流IP”——“唐小妹”鲜活地上线,河南展区突出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传统技艺的时代性焕新。

  数字科技催生新业态,让文化产业发展“动”起来。戴上VR眼镜,身穿长衫的孔乙己、青绿笔墨勾勒的中国山水,课本中描绘的场景在眼前浮现……利用“XR+”数字互动教室和数字交互课程,数字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助力教学方式革新。文化科技·数字创意馆聚集大量新闻出版单位、数字演艺平台、智慧广电展区和电影工业区,通过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在影院放映、电影特效、高清制播、舞台演艺、智能印刷等高端文化装备技术领域带来全新体验。不仅如此,本届文博会的科技感,还体现在日趋升级完善的“云端”当中,云上平台利用全景拍摄技术,再现文博会线下12万平方米的展会现场,连同云上国际馆,为参观者呈现身临其境的3D沉浸式视觉效果与观展体验,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进的形式,实现数字技术与文化双向赋能,让文博盛会突破空间场域限制,赋能新发展。

  数字时代,未来可期。随着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生产力加速发展,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将能更方便快捷地享受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让优秀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发展。(文/陈康

责任编辑:刘胜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