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让非遗重归市井,解锁“非遗文化”破圈密码

2022-12-01 13:30:52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浙江频道报道,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又拉开了帷幕。今年的乌镇戏剧节,“非遗”艺术是一大亮点,在“新市井匠人集市”中,一批传承非遗文化的“新市井匠人”,齐聚乌镇,带来惊艳绝伦的才艺秀和文创产品。集市中,非遗不再是抽象的传统文化形象,而是与先锋文化交融的活态艺术,是真听真看的视听体验。

  说起“非遗”,大家都不陌生。其由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是几千年来从田间地头,闹市街巷中走出来的,是市井民俗沉淀后结下的“文化果实”,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辛弃疾词中有云:“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清明上河图》中,勾栏瓦肆间,车水马龙,有酒铺、药铺,纸马铺,有人酿酒、煮茶,乘着画舫游玩。这些,都洋溢着市井情趣,道尽了市井繁华,其中也不难寻到如今“非遗”的影子,比如,鱼龙舞、纸马铺......

  曾经的“非遗”,与市井烟火相融,藏在万千百姓的欢声笑语里,也充盈着人们的内心世界。这些文化果实,只有群众喜闻乐见,方能实现进一步的传承和弘扬。可如今,再提“非遗”,显得有些“高高在上”,已与市井生活渐行渐远。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对“非遗”都没有什么概念,更别谈喜欢了。不少“非遗”项目受冷落,有的甚至面临消失的尴尬处境。

  基于这种背景,今年的乌镇戏剧节中,所提倡的“让非遗重归市井”的口号和追求,则十分应景,若真能拨开迷雾,落地实现,没准真的会“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实意义极大。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让非遗重归市井”,中心思想是,让非遗,再次与生活相融,有人气,也有活力,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幸福和欢乐。只有这样,“非遗”才有生命力,文化才有延续性,群众才能内心充盈。

  如何实现非遗重归市井?是当下需要我们思考的课题。具体路径其实也不复杂,简单说就是“走出来、活起来、火起来”。从围墙里走出来,走上街头,深入市井,靠传承和创新,去吸引世人的目光,赢得世人的尊重,让市井再次热闹起来;借用新形式、新技术和新手段,在更大舞台更大范围内,花式展现和传播非遗,实现出圈、破圈,让非遗“活起来”。

  可以看到,快手和乌镇戏剧节推出的“新市井匠人集市”,为非遗归市井提供了一种视角,一次实践,一个答案。这次活动既让我们看到非遗“走出来”的劲头,更让我们看到非遗“活起来”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数字化技术和传播平台。比如说,乌镇戏剧节上,传承非遗文化的“新市井匠人”,也通过短视频与直播形式,跳脱时空限制,展现“非遗”魅力,吸粉无数。

  更鼓舞人心的是,这已不是个例的存在,正在由点及面铺开。举个例子,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快手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覆盖率达97.9%,聚集了超5847万非遗创作者。这些非遗创作者,一边走上街头,一边进入直播,在线上线下结合中,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盛宴”。只有这样走出来和活起来,非遗才能“火起来”,非遗文化出圈,欣欣向荣的“新市井”景象,便都不是梦。

  非遗归市井,最抚凡人心,满满烟火气,充盈世人心。这不仅是一个美好愿景,更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理想。(文/梦迪)

责任编辑:刘胜男
新闻关键词:非遗重归市井文化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