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才工作重在“精”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6月30日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组织部部务委员齐家滨介绍“目前,我国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2亿人。”从如此巨大的数字上,可以看出我国人才底蕴的雄厚。各地区瞄准机会,“摩拳擦掌”,频频发出“求贤令”,想要把尽可能多的人才收入自己“囊中”。为避免引才“消化不良”问题的发生,让人才与城市来一场“双向奔赴”,需要把人才的引、育、留工作做“精”。
立足优势,精准引才
夯实产业基础,发挥产业优势,把人才引进来。要以需求为目标实施“产业引才”,实现人才与岗位“精准对接”,促进产业链和人才链充分融合。要下放人才认定权限,让用人主体来认定他们想要的人才,把人才认定的“话事权”交到用人主体手中,“谁用人,谁评价”,同时,加强认定管理和风险防控,做好事后督查等工作。
锚定目标,精细育才
创新培养模式,激发人才活力,把人才育起来。要做好摸底排查工作,建立人才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分类开展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要建立人才培育基金、制定丰富的技能“培训包”,把创新创业人才“扶上马,送一程”。要重视实践锻炼育人才,给人才压担子,让人才经风雨,促人才长本领,放手让他们施展拳脚。要科学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的创新创业人才评价体系,释放强大人才活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
做优服务,精心留才
厚植人才沃土,提升品质生活,把人才留下来。要坚持党管人才的基本原则,营造风清正气创业就业氛围,提升城市“软实力”。要因地制宜定政策,既有符合人才期许的真金白银,也有留住人才的真情实意。从人才所需、所急着手,提供“保姆式”服务,注重提供优质的子女教育、贴心的医疗服务,满足人才住房需求。要打造优质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让人才心中有责任、有担当,眼中有诗、有远方,让人才与城市共成长,互成就。(文/张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