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研人才松绑减负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议指出要以更大力度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切实给科研人员松绑减负。科研人才活力是创新创造的源头活水,一些地方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有的急于求成,不考虑实际情况,要求人才周周报进度、月月报成效;有的论资排辈,经费资源被院校领导占据,让埋头钻研者心寒。激发创新创造活力需要为科研人才松绑减负,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英雄登台出彩。
从“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的钱学森到“为让中国人吃饱饭而奋斗”的袁隆平;从“以命铸国之重器”的罗阳到“开启深地时代”的黄大年;从“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的屠呦呦到“耄耋之年逆行抗疫”的钟南山……历史进程充分证明,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必须倍加珍惜、精准使用。要打破制约创新创造的繁文缛节,主动简化审批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取消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减少不必要的科研课题检查,让广大科研人才心无旁骛投入创新创造事业中。
为科研人才松绑减负,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要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人才使用机制,赋予科研人才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充分挖掘创新创造潜能。要允许失败、宽容失败,探索人才纠错容错机制,打破唯结果论“老框框”,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让各方人才敢啃科研“硬骨头”、勇闯科技“无人区”。要瞄准“卡脖子”科研难题,实行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和“赛马”等制度,鼓励科技领军人才挂帅出征,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突破。
攀登科研高峰注定充满困难挑战,除了为科研人才松绑减负,还需主动优化人才环境,不断为科研人才攻坚克难提劲赋能。要强化财政杠杆效应,加大科研人才投入力度,全面整合高校院所、金融机构、社会中介等资源,不断提升创新创造平台的层次和水平,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定期开展科研人才表彰奖励活动,通过纪录片、座谈会、微直播等形式,全方位展示科研人才风采,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全社会推动形成尊重人才、崇尚科学、鼓励创新的时代风尚。(文/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