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年轻干部调查研究要有“大脚掌”

2020-10-19 09:2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指出:“要坚持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倾听基层干部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我们党有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调查研究更是党员干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改善民生的重要方法,年轻干部应当迈开步子,主动到基层中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掌握最新情况,为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集百家民意,看千里乡情。调查研究能力考验干部群众工作水平。在1927年,毛泽东同志曾经实地调研湖南五地农民和农运工作情况,对农会的现状、农民的心态、地主乡绅的心理都非常了解,分析的十分透彻,并写出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极具影响力的经典之作。调查研究不能仅是走过场、看花灯,而是要用步伐丈量责任,有准备、找典型、听真话。实际工作中,年轻干部要做一名小学生,少些“我以为”先入为主,多些“怎么看”的百家争鸣,同群众打成一片、坐一条板凳,通过听群众所言,切实解群众所需。

  查问题症结,析来龙去脉。调查研究能力能考验干部查找分析信息的水平。基层环境杂、内容多,盲目地收集信息容易走了弯路、打了折扣,往往是“事倍功半”。因此调查研究前就要定好调子,列好纲目,有针对性地收集信息,才能更准确地分析出问题症结,再对症下药。问题有多个,问题症结可能只有一种,党员干部要更多地抓矛头、找典型,善于解开毛线团的第一根线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1988年对闽东九县的调研,一句话点出闽东的特点是“交通闭塞,信息短缺,是小农经济一统天下”,之后便有针对性提出了山海田共同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思路,使更多农民走上致富道路。调查研究既要站在调查对象的处境看其问题、懂其困难、察其心理,更要利用自身专业特长去寻找答案、研究策略、谋求发展,调查时当学生,研究时做老师,多种角度结合,才能方向不偏、有的放矢。

  知家长里短,敲定调之音。调查研究最终考验的还是干部的决策能力。一项政策的决定,是解决一个问题,还是解决一类问题;是抚平表面,还是穿透里子,这都是决策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正是决策与调研相辅相成的真实写照。调研过程中,看问题的眼力、谋事情的脑力、察民情的听力、走基层的脚力,都将成为日后决策的基础。就如同民法典的出台,只有经过多年法律实践探索、调研各地民生诉求、结合国情实际,才能呈现这一部巨作。党员干部的决策自然也要通过知百家事,才敢敲一锤音。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信息时代也许可以为我们调查研究提供方便,但是民情需求却不是简单地数据反映,更需要我们与老百姓的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感悟。当走过街头巷尾、山头村落,我们的付出才会收获丰满成果,润泽一方土地。(文/马千里)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