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让“人民智慧”在“十四五”规划编制中闪耀

2020-08-12 09:0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兵上三千出韩信,群众智慧无穷尽。”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人民群众既是力量之源、也是智慧之源、更是跨越江河的“船”和“桥”,实践证明,越接近基层、就越接近梦想,越接近群众、就越接近真理。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永远是人民的公仆,要始终坚持从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人民智慧”融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全过程,方能齐心协力擘画好五年发展新路径,让规划真正走进人民群众心坎里。

  “问计于民”是规划编制的前提,要让规划起于“原点”,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尚书》曰:“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规划编制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倘若坐在家里“憋思路”、几个谋士“凑点子”,难免会走弯路、瞎折腾,甚至“翻烧饼”,不仅群众不买账、工作也难收场。决策不怕众声喧哗、就怕一锤定音,唯有问计于民、方能有的放矢。要让规划编制回到“原点”,让“慢一拍”的问计成为科学决策的“标配”,多问问老百姓“这样行吗”,方能在千头万绪中梳理出改革发展的最佳路径、于千差万别中寻找到民心民意的“最大公约数”,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让重大决策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

  “集中民智”是科学决策的关键,要让规划富于“民味”,与人民智慧“水乳交融”。“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实践最丰富最生动,也蕴藏着丰富的智慧,要让规划编制务实管用,就要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谋,为决策提供宽阔的视野和科学的思路。当前,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近期也将通过多种形式征求干部群众、专家学者等对“十四五”规划的意见建议。要顺应社会期盼,乘势而上谋发展;要用好群众智慧,以民为本谋思路;要听取专家意见,精准科学谋规划;要借鉴基层经验,扎根实践谋实效。要把“集中民智”真正贯穿于规划编制全过程,借人民群众的“外脑”,让决策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既有了“参考系”、也更加“有民味”。

  “汇聚民力”是落实规划的保障,要让蓝图归于“现实”,与亿万人民“众人划桨”。“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唯有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方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我们的事业也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十四五”规划编制得再精巧、步骤再科学,如果不能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不能将“十四五”的顶层规划落到实处、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最终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正是中国人民。同样地,开好中华民族这条大船,不仅需要中国共产党“掌舵引航”,更需要亿万人民群众“齐心握桨”,方能众人划桨开大船,遇到风浪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顺利驶向伟大复兴的胜利彼岸。(文/黄绍增)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