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地评线】鲁网网评:以“辩证”之法补齐脱贫攻坚“短板”

2020-06-08 10:4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署名文章。文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要“聚焦短板弱项,实施精准攻坚”。恩格斯曾说:“蔑视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补短板”事关脱贫攻坚成败,需要各级党委、政府、扶贫干部、社会力量共同发力,尽快把思想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精准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文章中提出的“三对关系”,以“辩证”之法破题,把当前的突出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避免陷入“哲学上的贫困”,为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最后一公里”、乘势而上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做好有机衔接。

  在“整体”与“个体”中做到“因地制宜”脱贫。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要着力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整体目标,但“全面”不是平均主义,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都要翻一番。有的适合搬迁、有的需要兜底;有的需要下大力气攻克深度贫困堡垒、有的则要做好协作扶贫和对口支援。各地发展水平有差异、短板有不同,收官阶段的工作也应各有侧重。要认清个体目标的差异性,防止不切实际吊高胃口,避免盲目攀比。具体到特定地区、特定群体,要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巧劲和寸劲,因村施策、因户施法,让宏观的扶贫政策变小变细,做到“因地制宜”脱贫。

  在“绝对”与“相对”中实现“有的放矢”督战。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握好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关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中,有不愁吃、不愁穿的“两不愁”,也有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的“三保障”,更有贫困线、可支配收入、贫困县全部摘帽等一系列“硬指标”、“硬杠杠”,体现着脱贫攻坚工作的原则性和绝对性,容不得半点“折扣”。干有标尺方能丈量成效,“补短板”也才能精准发力,但绝对标准之上的实现形式还是要体现灵活性、避免“一刀切”。“住房安全”采取旧房改造还是异地搬迁,“义务教育”选择集中入学还是分散布点等等,绝不能简单粗暴进行硬性约束,搞野蛮式、强硬式推进,要在“会作为”上下一番“细功夫”,让贴合基层实际的“相对标准”落地见效,实现“有的放矢”督战。

  在“定量”与“定性”中坚持“辩证统一”检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握好定量分析和定性判断的关系”。脱贫攻坚离不开大数据的定量分析,但若一味地将“脱贫数据”作为扶贫工作“闪光点”,难免会陷入“数字脱贫”的“泥淖”。在评估脱贫成效时,要把握好定量分析与定性研判辩证统一、相互补充的关系,既要以“定量”为基本,将扶贫任务分解到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看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量化指标,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也要以“定性”为依托,把群众满意度列为评判扶贫工作“成色”的一项重要标准,看是否达到“两不愁三保障”要求、看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态和现实获得感,方能在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辩证统一”中,让脱贫攻坚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文/黄绍增)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