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从“针灸”感悟扶贫微腐败治理

2020-04-19 15:2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刘琦

  针灸是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总称。针法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穴位,调整营卫气血;灸法是用艾绒搓成艾条,点燃以温灼穴位的皮肤表面,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的目的。针灸作为中医的代表治疗方法一直被传承至今,它不仅是实用的医疗手段,更是传统文化的积淀。

  全面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阶段,各项扶贫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和落实,扶贫领域的微腐败,看似是“小病小恙”,实则是“害群之马”。我们不妨借鉴“针灸”之法,彻底根治基层扶贫“顽疾”。

  “高温”点艾条,反腐思想要深入人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多发生在镇村,因为贪图蝇头小利或者搞官僚主义、平均主义,造成扶贫政策不能及时落地,帮扶措施不能精准到人。根治扶贫“微腐败”,还需要以高温点燃思想艾条,形成思想上的高压线。一方面要明确“微腐败”概念,划清红线,说明底线。将反腐的高压线加到镇村干部身上,让帮扶干部对底线和红线心存敬畏,心里有数。另一方面要铺好警示教育平面。要重视具体事例的警示教育,增强警示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吸引力,用过典型案例和发文通报等方式,举一反三,让反腐思想深入人心。

  “精准”对穴位,反腐利剑要深入肌理。精准扶贫离不开精准督查,针对扶贫“微腐败”,反腐利剑还需直抵具体问题,以人为单位彻底解决具体问题。首先要拓宽扶贫监督渠道,扶贫政策落实要做好定期公示工作,全面接受群众监督和质询,同时建立县乡扶贫专项问答监督平台,及时解答帮扶疑问,及时收集帮扶问题,及时反馈帮扶成效。其次要注重多部门协作巡察。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扫描村级“微权力”,建立水利、民政、财政、审计、扶贫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形成监督合力,发现问题及时移交纪检监督部门,让“微腐败”无所遁形。

  “愈后”需外敷,反腐制度要常态化推进。“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针灸完成后,往往需要外敷,疏散淤血,根治顽症。反腐永远在路上,对待扶贫领域的“微腐败”同样要注重后续工作,要常态化推进反腐制度,让阳光的政策畅通无睹。要以“治病救人”的态度持续推进“微腐败”的治理工作,让制度形成思想的栅栏,既约束不法行径,又保护广大群众利益。

  根治扶贫领域的“微腐败”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我们要以“针灸”理念消灭缠绕耳边的“苍蝇腐败”,彻底清除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害群之马”,全面疏通镇村每一个毛细血管。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