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新冠肺炎前也需预防“心”病毒

2020-02-24 11:0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沈思旭

  随着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不断攀升,大量的医务人员、基层工作人员投入到了疫情阻击战当中,工作的高强度运行、身体的超负荷运转,不仅给身体带来了负担,心理上也产生着巨大的压力。同时,限制出行、禁止群体性活动、延长假期等措施,也使长期在家的群众产生了负面情绪。在全国全力治疗新冠肺炎的情况下,也需注重人们的心理健康,避免产生“心”病毒。

  白衣战士、基层干部舍去父母的儿女、家里的顶梁柱、孩子的父母亲等角色,只留下了“战疫先锋”这一个角色,为了阻击疫情、治病救人,他们奔赴一线,5+2,白加黑,成为最美逆行者。但是坚强的外表下,也有一颗柔弱的心,他们保护我们,我们也应该保护好他们,政府需要加强后勤保障,为他们的家人做好充分的保障,减少后顾之忧,对于他们身体的透支、工作的压力,要及时进行身体恢复、心理辅导,派驻专业心理人士,提供自我心理减压和获得心理疏导的途径,展开面对面、心贴心的谈话,减轻心理压力,舒缓情绪,让他们以健康的体魄、迅速的行动、有效的措施投入到疫情阻击战中。

  对于普通群众的心理恐慌、产生的负面情绪同样需要高度重视,“恐慌来源于无知”,要第一时间将疫情的情况进行公布,让群众了解最新情况和预防知识,做到有效规避,但群众也应做到优化获取方式、适度获取信息,关注官方信息,不信谣、不传谣,也不能过度关注病情,否则也会产生心理恐慌,影响身体健康。媒体积极引导,增强人文关怀,引导群众多与家人展开交流,舒缓不良情绪,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激发内在力量,观看喜欢的媒体节目,开展读书、画画、烹饪等活动,丰富生活方式。专业心理机构也要提供社会服务,采用网上咨询、电话沟通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心理疏导,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心理负担。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新冠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