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让“消费扶贫”走的更远

2019-11-12 16:04: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程方圆

  日前,国家发改委联合国务院扶贫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发出了《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消费扶贫的倡议》(简称《倡议》)提出,要将消费扶贫纳入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工作内容,在同等条件下持续扩大对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

  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后阶段,如何扩大和巩固脱贫成果,是当前扶贫工作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顶层设计消费扶贫,向社会发出总动员,让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将创造多重价值,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促进意义。

  消费扶贫当然是一种有目的的消费、带有扶助性质的消费,它的目的就是帮助贫困地区的农产品或服务进行“变现”,只是,相比于其他带有明显“授之以鱼”性质的公益式扶贫,消费扶贫是一种完全按照等价交换的市场原则进行的商品交易行为,你情我愿,明码实价。但不难体察,其中确有消费者心怀善意的帮助意味。而这,正是消费扶贫这种创新之举的值可称道之处。

  推进消费扶贫,要不断完善带贫机制。开展消费扶贫,根本目的是促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增收。要牢牢把握带贫益贫这个重点,把握工作主动权,在发展生产、帮助销售的过程中,提高组织化程度,指导相关企业建立好精准带贫的机制,通过推进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各项优惠政策,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度,通过产业的带动和发展,覆盖更多的贫困群众,让贫困户真受益、真增收。

  推进消费扶贫,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消费扶贫不是简单的农产品买卖,要想把贫困地区的农副产品卖出好销量、卖出好品牌、卖出好价钱,必须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运用市场理念、市场思维,用市场的活力激发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动力。贫困地区要抓好生产,组织贫困群众发展市场有需求、本地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供给水平;采购单位要抓好销售,建市场、搭平台、给政策,与贫困地区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

  推进消费扶贫,要大力拓宽参与渠道。通过购买贫困地区农副产品这样简单又日常的方式,既可以满足群众自身需求,帮助贫困户增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简单有效参与扶贫的方式,让参与扶贫变得“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要积极发挥中国社会扶贫网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的助力作用,让农产品进机关、进学校、进医院、进企业、进消费市场,推动消费扶贫结出硕果。

责任编辑:张佳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