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协力共破网络迷信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赵红
一提到“迷信”,相信大家第一反应是算命。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传统的算命借助互联网衍生出“AI面相”“大数据算命”等不同形式的网络占卜,更甚至有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大肆宣传”,风靡一时,引发关注。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信息。是什么让网络占卜在微信、微博、互联网平台呈现火爆态势呢?
一方面,当下年轻人心理和思想压力大,正常的减压、疗治渠道少,而网络占卜的出现,正好填补了减压缓冲机制的空白,成为年轻人释放情绪的出口。
另一方面,从监管部门和平台来说,缺乏相应的监管、准入机制。准确界定网络占卜有困难,网络占卜本身存在争议性,若单看其娱乐性,有存在的必要;若将其作为赚钱的工具,大肆敛财,这种局面就应终结。除此之外,网络占卜从业门槛低,来钱快,也是其呈井喷状态的另一个原因。
无论是性格测试、塔罗牌占卜还是面相占卜等都声称“心理学+塔罗牌”火热出炉的配方声称能够“疗愈你,不再有苦恼”。事实上,据知情人士透露,网络占卜实则乘坐网络快车大肆敛财,其危害不容小觑。
人们在动动鼠标完成各类测试时,往往被提示请充值或者购买增值服务后查看完整内容或化解方法等等。变相的套钱。此外,用户在进行测试时往往还会提示请输入姓名、生日或者提供照片等个人信息,这无疑存在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破除网络迷信,首先要关注年轻人的心理状态,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矛盾曾经说过“必须在奋斗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不断拼搏、敢于挑战,才能有收获。此外,也需要专业的社会心理系统提高人们的心理自愈能力。
破除网络迷信还需要监管及时跟进、网络平台加强审查,约束用户,做到防患未然。破除网络迷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是一场持久战,只有个人、社会、政府部门以及网络平台联合发力,从提升文明素养、社会素质、强化执法、规范管理等多渠道着手,不断激发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