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引擎”

2019-03-26 16:0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陆希希

  大到指导村规划编制,小到改水改厕设计,出主意、跑现场,城里长大的熊雄样样用心出力。在村里扎了半年多,皮肤晒黑了,熊雄心里却高兴:“发挥专长为老乡做点实事,值得!”(3月22日,人民日报)

  人才蔚起百业兴。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先要。或是打好“乡情牌”、念好“引才经”,或是外引内育、上派下挂,都要以实现引导人才向乡村聚集的终极目标,为乡村振兴锻造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在实现输血功能和造血功能的双向结合,让人才优势切实转换成为脱贫致富的智力支撑。

  都说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平心而论,基层工作条件不比高楼大厦,那些愿意一猛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的优秀人才实在少之又少,人才来了之后如何留得住也是考验基层治理的难题,笔者认为基层要树立鲜明的人才工作导向,突破人才育留瓶颈,让振兴乡村“有财”又“有才”。

  抓好机制改革,给予适当政策倾斜。吸引有志青年到基层挥洒汗水、奉献青春,不应止步于宣传号召,更要靠制度和政策留住人才,使其有信心、有奔头、有尊严。地方政府要注重人才发展机制体制改革,建立符合基层人才的特色评价体系,在引才招聘、职称评定以及薪资待遇待遇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并且形成常态化机制。充分营造基层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让人才在基层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抓好外引内育,厚植乡村本土人才。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大打“乡情牌”吸引在外打拼的优秀人才选择回乡创业,可谓是“一封家书”呼唤“燕归巢”。打通基层人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建立起乡土人才库和后备干部库,发挥好“双带头人”效应,让回乡的优秀人才担任村委会领导班子,带动父老乡亲走上共同富裕的路子。同时对在外的优秀乡土人才,进行“点对点”、“心贴心”的关怀,定期开展人才恳谈会,增强对故土认同感和依赖感。

  抓好上派下挂,提供致富智力支撑。上级部门通过“上派下挂”的模式,选派年富力强、政治过硬、能力突出的科技特派员到基层一线、田间地头,走村串户给群众传授种植畜牧养殖技能知识。让大量专家投入到服务基层项目中,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用精细化服务打通基层技术、管理、服务的渠道,让人才、项目、资源流向基层,流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吸引各方”能人回归”成为振兴乡村的动力引擎,要靠制度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等多措并举,开创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局面,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