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政务服务“好差评”是社情民意的“传声筒”

2019-03-08 13:5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曹瑞晓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要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来评判。政府部门做好服务是本分,服务不好是失职。(3月6日《北京青年报》)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就意味着把差评权放到办事企业和办事群众手里,可有效鞭策落后地区和落后单位痛定思痛、见贤思齐。进步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项。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是无止境的,可少数地方单位和个人却着实伤了民心,政策始终“在路上”、服务始终“在嘴上”、实惠没有“落身上”,造成“末梢堵塞”。对群众反映的事情,马上就办,本是政府部门服务群众、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举。

  服务群众不能当“睁眼瞎”,有了“好差评”制度,就像百姓手中多了一支话筒,企业和群众能够与政府部门更便利、及时交流,有效监督,从而实现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老百姓享受服务的同时,更要打通“最后一公里”。有的领导干部对“为民服务”理解不深,导致扭曲的政绩观,激发了“抢跑”心理,背后实则“官本位”思想作祟,为了追求“政绩贴金”,敷衍塞责,能拖则拖,回应群众诉求。

  “好差评”制度为政务服务改革“加把火”。政务服务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是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就要不遗余力地推行,改革步伐只有进行时,改革大火只会越烧越旺。转作风是不是到位,群众评价是最高标准。干部不能把群众意见仅仅放到嘴上、挂在墙上,还要把群众意见放到心坎上,落实到行动中。基层干部应多一些设身处地、以人为本的主动服务,能马上就办、当场办结的就立即行动,倾听群众呼声,消除与群众间的“屏风”,拆掉和百姓之间的“篱笆”,激发转变作风的内在动力。

  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在为民服务中倡导“马上就办”,对于打通“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效能、提升窗口形象,特别是对根治懒政、惰政等“为官不为”顽疾,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更要给“权力”戴上“金箍”,干部真正心系百姓,群众办事才能明明白白。

责任编辑:鲁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