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扶贫考核要精准“画像”

2018-12-29 11:3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卢雪

  年终岁末是各地扶贫工作考核验收的重要时段,一年来的扶贫工作干得怎么样、成效又如何,必须要经过考核验收。然而,一些地方在迎接扶贫考核验收时,总喜欢在考核软件资料上打主意,不少基层干部反映迎检资料一次一变,甚至出现“县级考核一套表,市级考核说不行,省级考核又变了”的尴尬局面。(12月24日 红网)

  精准考核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一环。旧的一年即将结束,新的一年即将到来,为了为当地的脱贫攻坚精准“画像”,以此总结经验教训,为明年的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可借用的帮扶经验,助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地方有关部门加强对贫困地区扶贫工作的考核,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值得认认真真做好。

  考核要名副其实,就要在精准上做文章。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一些地方在考核过程中还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这影响了考核的精准。扶贫考核组如果在考核基层扶贫攻坚工作推进的情况时,听从基层的安排,按部就班去考察经典调研路线,去看地方政府打造的脱贫“盆景”,就很难看到一个地方扶贫工作开展的情况到底怎样,是否存在问题,这样的走规定的路线,看规定的地方,听安排好的“贫困户”说套话假话,自然难以看到扶贫攻坚开展的正是情况,这对地方党委政府找到问题,发现病根,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明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好,也就没有多大的作用。

  扶贫精准“画像”得找准画师,考核组作为核心人员,必须要转变观念,创新方式,在考核的时候,既要少看资料,多一些看实绩,在基层走访群众的时候,就要多一些临时决定路线,多一些随心所欲地停留,面对面地去问效于民,听一听他们的真心话、实心话,要很刹基层炮制“盆景典型”捞取政绩的歪风邪气,就应从源头入手,改革考核评价机制,少走“寻常路”,多深入实地调研,多听取群众意见,让“人造景观”失去生存的土壤。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扶贫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