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网约工的人身保障,谁来负责

2018-09-26 15:3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陈舒颖

  网约工一个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的名词,他们特指服务于网络平台,如滴滴出行、外卖等网络新兴行业。我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这些蓝色、黄色的身影随处可见,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他们自己的人身安全却存在着隐患。

  由于工作特点,网约工大多奔波在路上,遭遇车祸等意外伤害的可能性偏高。如果意外发生,劳动者能否享受工伤待遇,互联网平台是否承担相应责任,近年来类似纠纷时有发生。很多网约工面临中等的收入,但人身安全巨大的风险且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都渐渐选择了远离。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通过互联网平台提供服务的网约工人数约为7000万;到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超过1亿,其中全职人员约为2000万人。 面对这种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还依然有如此多的人在刀尖上讨生活,那网约工的人身保障,谁来负责?

  “网约工”这一社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存在很多“盲点”,一直处于社会劳动保障的灰色地带。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网络平台用人单位与网约工之间的“不平等”身份造成的。就法律属性而言,“网约工”与服务平台企业形成了实质上的雇佣关系。既然双方已然具有雇佣关系,那么,按契约规定就得签订劳动合同,以保障双方的权益、履践双方的义务。但是时下,网络平台与“网约工”之间并未签订劳动合同,往往是以合作关系、临时工、兼职服务等形式,属于灵活用工模式,从而降低平台的用工成本,将劳务风险都转嫁到“网约工”的身上。显然,现状对网络平台有利,对“网约工”不利,造成双方的法定权益不对等,也就容易激发矛盾冲突。在发生意外事故时,往往互相纠缠不清,普通的劳务调解难以解决,只能诉诸司法途径,则又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

  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建立符合网约工实际的工伤保险制度,一旦立法,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加强对平台类企业缴纳相关保险情况的监督力度。同时,网约工也要加强法律意识,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网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