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莫让“扶贫路”成了违法乱纪者的“发财路”

2018-04-03 09:1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汪文川 

  甘肃折达公路是一条投资近16亿,专门修建的扶贫公路,却被举报“工程质量差”,特别是这条路上的考勒隧道,原设计中双层钢筋变成了单层钢筋。随即,调查组要求相关部门对隧道封路进行加固整修。结果拖延半年,刷层涂料就算整改,而记者调查又遭四处碰壁。(4月2日《华商报》 

  一条穿过高山的隧道,路基裂缝竟随处可见,说好的双层钢筋也莫名其妙变成了单层,调查组要求相关部门对隧道封路进行加固整修,然而拖达半年之久后,结果却是刷层涂料就草草收场了。消息一出立刻引发舆论热议,隧道上面就是绵延的大山,简直不敢想象如果该隧道投入使用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目前,已有人将整改情况反映到省公路局、交通厅,然而得到的答案是“此路不通”,记者想一探究竟却又屡屡受阻,反常必有妖,如此欲盖弥彰、疑点重重的扶贫公路,实在难免会令人猜测其中是否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猫腻”。 

  时下,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深水区和冲刺期,面对财政、公共资源给扶贫领域带来的巨额资金,一些作风不正的贪腐分子便把持不住,不惜顶风作案做出贪污挪用、截留私分,甚至政商勾结、围标串标等违法乱纪之事。投资16亿的“扶贫路”,本应是百姓的“致富路”,却被如此胆大妄为的偷工减料,那被节约出来的资金到底进了谁的腰包,这条“问题公路”被举报之前又是如何通过了层层验收?种种疑问值得深思,里面是否存在利益链条,这条公路是否已经变成了某些贪腐分子的“发财路”? 

  近年来,扶贫领域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屡被提及,我国也一直秉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办事宗旨,坚定不移的“打虎”、“拍蝇”,重拳整治确实颇为见效,但这只是治标,人心才是根本。所谓扶贫,是善举,是德政,领导干部应树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拥有忧民爱民的公仆情怀,切实为人民谋福利、谋发展,凡事讲原则、讲良心,真正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有道德,如此这般,才能面对金钱诱惑亦能心如止水、不忘初心,踏踏实实走好这条扶贫路。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