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减负,不如减减家长的焦虑

2018-03-30 11:31: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路宇

  “减负”即减轻负担,多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和心理负担。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以及不合理的心理负担,减轻的是不合理、不必要的负担,但不是不要教学质量。通过减轻过重负担,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最近,各地教育部门减负新规频频出台:江苏省发布最严“减负令”,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作业;浙江省的“减负令”除延迟到校时间之外,部分地区还试行“中学生做功课至晚上10点可以选择不做”“小学生晚上9点可以不做”;“华杯赛”被取消……但对这些减负政策,有些家长似乎越来越不领情。减负”对于现在学生中意思已经变味了,减负相当于减去一个负数,起到的反应就是再加上一个正数,许多学生因为“减负”在一段时间中过于轻松,而“减负”过后,老师们会更加地加强力度学习,作业负担,课程时间力度都会加大。但如果减负实行不当,将会造成“越减越负”的现象。

  现今一代的学生家长大部分都是曾经应试教育大军的一员,减负政策一出,反而加大他们的焦虑感,尤其是对于学习节奏慢的孩子,其接受新知识的进度相对较慢,父母便会在课外为孩子报名多种课外学习班。这样一来,减负的结果仅仅存在于课堂之上,校内减负,校外增压,家长和孩子奔波于各科辅导班之间,为寻找学有所值的班而绞尽脑汁。但实际上,学校才是获取课堂知识的最主要场所。比起减负,人们往往忽视了如何减轻家长的焦虑感。有网友称,“平心而论,学校和辅导班来回跑,我一点都不想让孩子这么累,但是孩子啊,你不学习,周围的人都在学习,如果你现在不累,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其实家长焦虑的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与供给不平衡,国家也曾为此做过很多政策调整,比如“学区房”,起初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孩子扎堆就近入学,然而后来经过炒房团的恶意炒作,学区房的房子越来越贵,优质教育资源成了富人和权贵的专享,家长们挤破了头只为选择一个学校的入学令。如此种种,如何让家长不焦虑?

  现在孩子的课业压力太大,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简单“一刀切”的减负,而是更多元的优质教育资源。应试教育让他们拥有扎实的知识储备,但素质教育让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也应当重视。国家一直在努力平衡各个区域的教育资源,增加偏远地区的教育投资,引进人才,削弱优质资源的稀缺性,设立分校、老师轮岗式教课等;家长也应该学会调整心态,教育并不只存在于书本和公式里,父母与孩子的每一次出行、交流、陪伴其实才是给孩子课外最该增加的“甜蜜的负担”。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