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支付要提高警惕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张聪
年节将至,大家都开始买些年货串亲戚,随着移动支付、微商的不断发展,扫码支付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付款方式,各大商场、饭店也都支持手机支付。这也形成了当前“出门不带钱包,带上手机就够了”的潮流。今年买年货,你扫码支付了吗?
在外吃饭扫一扫,路边买水果扫一扫,路上打车扫一扫……移动支付以丰富的使用场景、便捷的操作、趣味的优惠活动,迅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享受移动支付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有不少用户、商户担心自己账户的安全问题。河北一商店内的二维码被偷偷调换,致使一天损失3万余元。用户希望能够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移动支付,也迫切希望市场主体进一步增强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扫码支付,需要用户提高警惕。在我们日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要时刻警惕手机恶意病毒的侵入,在收到不明短信、QQ信息、二维码、链接的同时,不要轻易相信。确定安全的链接才能进入,在收到借钱或其他涉及金钱的消息时,要第一时间确认真伪才能支付。同时,在提升紧绷思想的同时,更要时时关注网上新闻,了解新型诈骗手段,谨防被骗。用户提高警惕是保障移动支付安全的基础。
扫码支付,需要公司技术创新。创新技术可以构建安全风控体系。通过构建完整的支付安全体系、充分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可以使移动支付产生的交易是电子化、可追溯的,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及时发现风险。以技术创新手段来保障金融科技领域的安全。通过技术创新,让企图在移动支付上窃取利益的人“无路可走”。要打造安全的移动支付环境,就需要创新技术来构建起“保护罩”。
扫码支付,需要政府完善规范。针对人们日常生活接触较多的条码支付,人民银行不久前发布了《条码支付业务规范(试行)》,为条码支付业务开展提供统一的规范和标准。通过大数据分析人们日常的扫码支付情况,考虑到防替换、防盗刷等因素,《规范》提出分类实施交易额度管理,要求银行、支付机构对使用静态条码进行支付执行更加严格的额度管理措施。此外,政府还需要健全法律法规,增加不法分子从中窃取利益的成本,才能让不法分子心生敬畏,进而减少移动支付犯罪行为的发生。
扫码买年货,这是当前很多年轻人选择的付款方式。在买年货时,顾客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自己收到财产损失;商家也要及时确认店铺内贴的二维码是否被人替换。只有用户和商户提高警惕,国家完善相关规范和法律条文,才能让那些不法分子没有可乘之机,才能让扫码买年货更加安全可靠,让群众真正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真正享受春节带来的团圆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