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印记】从电视机换代史中看改革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高永维
我从小喜欢看电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电视机还没有在村里普及,看电视仍然是件奢侈的事。邻居大姐的老公是林场工人,她家是村里为数不多有电视机的人家之一。每到傍晚,大姐家总是熙熙攘攘,邻近的人们拎着小板凳,坐在屋子里看电视,屋子里坐不下了,有人就趴在窗户上看。我们一群孩子在大人堆里见缝插针,兴致勃勃地看《大侠霍元甲》、看《雪山飞狐》、看《戏说乾隆》。
村里的大队部里有一台彩电,隔三差五也会和小伙伴们去看。相比大姐家17英寸的黑白电视,大队部21英寸的彩电显得气派很多。奇怪的是彩电的色彩并不饱满,不是红就是红绿就是绿,而是一种令人眩晕的紫色。当时有电视看就很幸福了,所以并不会去计较画面的色彩如何。直到后来才知道,那所谓的彩电其实并不是真的彩电,而是用一种叫“彩色贴膜”的东西贴出来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家买了第一台电视机,一台18英寸的熊猫牌。那是那个年代流行的那种“驼背”“大脑袋”的黑白电视,换台的时候需要“咯嘣咯嘣”手动去调。院子里竖起了电视天线,电视信号不好的时候,还需要拿一根长杆去戳天线。虽然一共也才能看四五个频道,可是能在自己家里看电视,我和妹妹还是很满足。
突然之间,彩电就流行起来了。村子里的黑白电视纷纷更新换代,彩电很快走进了千家万户,在大姐家围坐看电视的场景一去不复返。我家也有了一台长虹牌的彩电,那是真正意义上的彩电,颜色纯正,画面美观,我终于觉出了当年大队部那台彩电的拙劣。那时候已经有了有线电视,频道和节目越来越多,就这样透过一台台电视,村里人欣赏着外面的世界,也融入着外面的世界。
再后来,电视的更新换代就有点让人目不暇接了。尺寸上从小到大,面板上从平面到曲面,画质上从液晶到激光,收看方式上从有线到网络……稍不留神,我们就已经OUT了。以前看电视是等着节目看,现在不仅能点播还能回看,甚至电视和网络已经完全打通,实现了随时随地看,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想象的。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恰巧看到一则关于电视的新闻,说是国内新推出了一款瘦成“闪电”的电视,这款电视的厚度只有3.65毫米,比两个重叠起来的一元硬币还要薄,挂在墙上简直就是“一幅画”。
改革的大成就,蕴含在细微的变化中。电视机的更新换代,其实就是一张改革成绩单,电视机频繁更新换代,至少能说明两个问题:其一是中国制造的水平在提升,其二是中国人的生活品质在提升。
改革在进行,生活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