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同情心不应成为我们走向法治的“绊脚石”

2017-09-04 15:0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王福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昨天中午开始,一段民警制服抱娃女子的视频在网上被大量转发,引发网友关注。视频中,一名怀抱小孩的女性与民警发生争执,在这名女子用手推搡民警后,民警将该女子绊摔在地将其制服,而女子怀中所抱孩子也直接摔到地上。(2017月9月3日《央广网》)

  连日来,民警绊摔抱娃女在舆论圈沸沸扬扬,不少人人把矛头对准了相关民警,甚至牵连到民警群体,大有把这件执法不当事件变成舆论暴戾事件的趋势,笔者想说,我们对当街摔倒的孩子应该充满同情,但对民警执法事件也应一分为二看待:民警暴力执法应该被谴责,但是民警执法行为应该被理解。

  曾有人感慨,在中国,我们可以24小时安心的走在大街上。但是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我们为什么能够24小时,每分每秒都能安心的走在大街上?就是因为中国的执法者们的尽心尽责!该事件发生以后,我们总是习惯上同情"受害者",习惯上仇视警察。这种习惯是一种简单粗暴,是暴戾之气的源泉。无论怎样的原因,暴戾之气都是一种丑陋之气,是一种不文明之气,应该少之又少。同情可以,批评可以,但是,建设和谐法制社会,我们就必须在规矩内办事,该事件的起因也是因为抱小孩的女子违规在先,我们不能因为同情孩子就忽视了事件的源头。

  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是解决困局的首要条件。通过视频监控还原现场,女子违规在先,这是客观事实,不容置喙。其次,女子既然带着孩子,就必须把孩子权益放在第一位,岂能带孩子违规?很显然,这既不利于孩子教育,也不利于孩子安全,完全失去了一个合格母亲的担当。当然,作为警察,无论违规女子怎样"推搡",怎样"顽固",也需要理性控制,不管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都不应该"抱摔"。如果像铁路总公司在列车上针对不文明乘车那样采取照相取证、记录黑名单等多种综合方式进行执法,该事件完全可以避免发生。

  事实上,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不仅仅是执法者的责任,更需要千千万万公民的鼎力相助。笔者反对那些"同情弱者"为噱头的法盲者对执法者进行舆论的"狂轰滥炸",笔者也认为"执法者无端强势"有失稳妥。事实上,在中国无论是弱者,还是强者,法律面前都应该是平等的,执法者与被执法者都应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和谐互动”。而同情心更不应当成为我们走向法治的“绊脚石”。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民警绊摔抱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