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儿童用药如何走出“手掰时代”

2017-06-14 14:1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孔令晶

  由于儿童专用药品少,有些家长只好通过各种换算,按照“小儿酌减”的原则,把成人药给孩子使用。这样做的后果却很严重,有资料显示,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的不良反应率则达到4倍。(6月13日新京报) 

  用手掰、用百分比来衡量的医生处方背后是儿童专用药品的缺乏。有数据显示,我国专门生产儿童用药的企业有10余家,有儿童药品生产部门的企业30多家。在上市药企中,单一主营儿童用药的生产企业仅有一家。生产企业少、品种少、剂型少是我国儿童药品面临的现状。尽管我国不断加大对生产儿童专用药企业的扶持力度,也积极引导具备生产资格资质的医药企业进行相关的研究和生产,但是对于巨大的儿童用药市场来说,依然不能“解渴”。 

  儿童用药如何才能走出“手掰时代”,不仅是家长和孩子的呼唤,更是规范医药市场行业,从源头上激发儿童用药科研索要解决的问题。要想激发儿童药市场活力,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儿童药研发和审批的难题,对此,可适度降低儿童药品的审批门槛,采用多种灵活的审批方式。在近日公布的《第二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里,39个在大陆境内尚未注册上市且临床急需的儿童药品上榜,算上第一批的32个上榜药品,已有71个儿童药品进入鼓励研发申报清单。 

  利润是市场的直接驱动力,而儿童用药的研究投入大、周期长、风险大、利润不高,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影响;儿童用药长期受成人药品定价水平的影响,但儿童用药剂量小,利润低,这也成为部分企业不愿生产儿童用药的原因。对此,不妨采取免税、补贴等方式,扩大儿童药品的利润空间,使药企研发和生产儿童药的积极性高涨,形成良好的市场和行业导向,让儿童用药研发和销售成为细水长流、能够望得见未来发展的良好趋势。 

  横亘在儿童用药面前的,除了“源头之水”不足之外,临床用药习惯也是一道关卡。由于儿童用药的缺失,大部分医师对于处方的把握还是停留在成人用药酌情量减的基础上,而酌情量减的“量”则来自临床经验,这给儿童带了了一定的用药隐患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儿童专用药的使用效率。如果没有强制执行力来规范临床用药习惯,不管是企业进入儿童用药领域还是拓展儿童用药的市场,都是一件难事儿。 

  “关注儿童用药的时间到了”不是一句口号,更需要医药研发企业、生产企业、医院以及医师还有家庭的共同努力,把最好的、最安全的药品给我们的孩子。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