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政务网站建设不是走“过场”

2017-06-09 11:1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齐琪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17年第一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结果显示,第一季度全国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达91%,同比去年一季度提高近10个百分点。(6月8日 人民日报)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网信事业踏浪前行,政府网站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政府网站长期存在“四不”问题,政务信息长眠,“僵尸网站”更是屡禁不止。然而政务网站建设并不是走过场,而在不断地成长茁壮。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随着互联网的喷薄式发展,我国的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服务转向线上线下融合,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通过政府网站关注了解政务信息。因此在深化改革的征途中,政务网站是政府倾听民声的窗口,是开展群众工作、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效率的有力措施。因此,清理“僵尸网站”,着力解决“四不”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政务网站建设的最重要的途径,而问责与监督必然使政务网站建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长期以来,政府网站建设、政务信息公开等并不受大多数执政官员的重视,不惜斥资建设所谓政府网站仅仅只是因为“政绩工程”或是上级文件“硬性要求”罢了。如此鸡肋网站食之无味,无法达到沟通群众、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的目的,更是无端占用现有行政资源,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然而弃之却是可惜,只能任由其长期处于休眠状态。而造成如今种种的,究其根本还是对政务网站的建设监管不力。

  国办对2017年一季度通报中将不合格网站相关责任人问责情况及不合格网站首次“晒”出彰显了政府加强对政务网站建设的监管的决心,挥起问责利剑,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促使更多的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积极转变建设政务网站的态度,优化集约化网站建设,提高网站实用服务,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

  政务网站的建设本是为了让政务信息能发挥更好的作用,顺应时势,更好的造福广大人民群众,而各级领导干部练好“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这个基本功,才能更好的促进政务网站建设。而问责,不论是对负责领导还是网站本身,都是让政务网站建设不成为“过场”的最行之有效的手段。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