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今年春天,别再让廉价药“很难过”

2017-05-05 12:4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潇柒

  对于家住天津的刘希恭来说,今年春天“很难过”。已近80高龄的他,为寻找给儿子治病的一种短缺“救命药”——青霉胺,心急如焚地跑遍天津各大医院,然而却被告知已停产。(新华网,5月3日)

  廉价药,又被称为基本药物,是指能够满足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保证供应、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主要特征是安全、必需、有效、价廉。

  然而,近年来却接连曝出廉价药“药慌”的新闻,让廉价药逐渐失去了“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基本属性,成为了一种“稀缺品”。

  去年5月,《华西都市报》就曾经发表过题为《心脏病廉价救命药全国性缺货 大批患者无法手术》的文章,剑指“救心”药鱼精蛋白,在社会上引起了高度的关注。一年的时间过去了,廉价药“药慌”却并没有因为媒体的曝光而得到有效的缓解,相反,“药慌”趋势却越来越严重:除了鱼精蛋白,还有包括灯芯草、牛黄解毒丸以及红霉素软膏等在内的很多廉价药都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濒危”药品。

  按正常的市场规律来分析,廉价药与其高价替代品相比,价格又是如此明显,市场空间如此巨大,为何反而会变成“濒危”品种呢?其中的原有自然耐人寻味。

  一方面,由于原料药被少数企业所垄断,给了一些不法商人囤积居奇的机会,借机抬高原料药价格,导致廉价药成本提升,使得本就供不应求的廉价药变得更加稀奇;另一方面,受到现行体制机制的限制,一些廉价药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被压得过低。再加之一些医院过分看重经济利益,使得处方笺上几乎都是廉价药的高价替代品,严重降低企业生产动力,进一步压缩了廉价药的生存空间。

  笔者认为,要让廉价药重新回归大众视野,重新成为基层能够配备、国民能够公平获得的药品,就需要从制度层面给予廉价药一定的保护。首先,可以考虑将鱼精蛋白等市场紧缺、生产效益不高的廉价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保障体系,实行以政府补贴、兜底采购等方式鼓励生产、确保效益;其次,可以给予生产廉价药企业政策倾斜,在办证、贷款、税收等环节给于支持和优惠;最后,还可以制定廉价药品“保护价”,堵住一些不法企业通过恶意压低廉价药售价来压低竞标药价的渠道,给廉价药一个健康的生存空间。

  当然,要彻底破解廉价药困局,仅依靠政府出力还是不够的,医院及医生还需要摆正价值观念,不要被所谓的“经济利益”冲昏了头脑。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