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别让家教缺失为“熊孩子”推波助澜

2017-04-13 14:5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杨雅菲

  近日,沈阳地区发生了一起打砸公交车的案子,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凶手竟然是4名小学生,这4名小学生连砸12辆公交车,原因竟然只是因为好奇和淘气。(中国网 4月12日)

  百度百科对于“熊孩子”的精确定义为:会调皮捣蛋、会让人哭笑不得,但是本身应该是满怀善意的孩子。好奇心旺盛、探索欲强烈,对于正值年少的孩子来说无可厚非。但新闻中的几个小学生,那就不能简简单单的称之为熊了。他们是否怀着善意不得而知,他们造成的后果却不是让人哭笑不得,而是险些酿成大祸。

  因为看到公交车上的破窗锤好奇心作祟,所以选择锤开公交车玻璃,那这种行为应该在砸破一块玻璃,得知破窗锤真的有用后就停止了。但是新闻中的小学生,居然砸破了12辆公交车的玻璃!那他们的好奇心到底是有多难满足?这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了,而是在蓄意破坏公共设施。

  三字经有云“人之初,性本善”,“养不教,父之过”。每个孩子刚来到世界上的时候都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性格都是后天养成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与父母在一起,他们的是非观念、言行举止、礼貌教养也都是通过模仿父母所得,每个孩子都是家庭教育的缩影。现在出现了那么多的“熊孩子”,也正是说明了部分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问题。

  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很多中年人迫于生活与工作的压力,不得不牺牲陪伴孩子的时间去求得其他方面的成就。长此以往,缺乏陪伴的父母内心愧疚,便会在金钱或者其他方面对孩子有求必应。而隔代老人的溺爱更是养成了孩子骄纵的心理,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他们只注重满足孩子物质方面的需求,却忽略了精神方面的补偿。这种家庭教育的缺失,不仅仅是将自己的孩子至于险地,更是给社会造成潜在威胁。

  除此之外,六年级的孩子可谓应该是“懂事”了,应该是一个可以独立思考的个体。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抱有“不要对孩子过于苛刻”的思想,在“熊孩子”之路上推波助澜。

  不要让孩子的无知和好奇心再造成恶果了,也不要让“熊孩子”一遍一遍的出现在新闻之中,广大家长还需要真的对家庭教育提起重视,对陪伴孩子提起重视。如果20年后变成了“熊孩子”的天下,悔不晚矣?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