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王正南:“假乞丐”带来的“信任危机”如何破?

2017-03-22 16:0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王正南

  3月19日,陕西西安小寨十字天桥上,一名约60岁的妇女跪地乞讨,一名过路女子给了她一袋麻花,过了一会,麻花被她扔进了垃圾桶。而只要有人往碗里放钱,她就会偷偷的把钱揣进兜里。这一过程被人拍了下来。(3月21日东方网) 

  近年来,以悲惨假象博取民众同情心骗取钱财的“假乞丐”层出不穷,遍布全国各个角落,并且已然呈现职业化、规模化态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信友善、关注弱者奉献爱心的今天,“假乞丐”依然横行都市街头,甚至当众摘下“假面孔”拂袖而去的大有人在,此等乱象着实令人齿寒,更是败坏社会风气,使原本脆弱的社会诚信体系更加岌岌可危,人们很容易因此缺乏信任感,向善之心受到极大伤害,再献爱心之时必然会有很大顾虑,从而使那些真正困难的得不到救助。周而复始,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将被摧毁,因此,打击“假乞丐”,破解其带来的“信任危机”迫在眉睫! 

  要打击“假乞丐”,需得先析其根源,通达其果,明了其性,然后对症下药。而“假乞丐”不外乎两类,一类是那些专门从事经营乞丐的“假乞丐”从贫困地区欺骗盲人、聋哑人、肢体残疾等残障人士,为其乞讨,还有“丐头”专门拾捡被遗弃的小孩或者拐骗儿童,然后进行集中培训、管理,以暴力胁迫他们乞讨为其赚钱;另一类则是那些利欲熏心,受金钱诱惑的唯利是图者,这类人往往好吃懒做,光想着不劳而获,而乞讨收入也不菲,所以他们便不顾颜面,以乞讨行骗为生计,通过假装可怜等表象博取社会民众同情,骗取钱财。 

  对于第一类而言,“假乞丐”显然触犯了刑法,相关部门应该积极作为,出重拳打击惩治,将“丐头”团伙连根拔起,依法从严治罪。对于被利用的残障人士和被遗弃、拐带的小孩,应该及时解,救主动了解情况,有困难的要及时给予帮助,让残障人士和被拐带的小孩安然回家,被遗弃的孩童则交由社会福利部门或者爱心人士抚养。而对于第二类”假乞丐“,要用法律和行政处罚等手段严厉惩处,让其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重的代价,从而不敢逾越法律和道德的红线。而无论哪一类,都需要相关执法部门真正作为,加大巡逻检查力度,及时辨别真伪,让”假乞丐“无地可容。 

  当然,这些都还不是治理“假乞丐”,破解“信任危机”的根本之法。要彻底根治这一问题,首先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幼有所托、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穷有所助等愿景成为现实,让真乞丐不复存在,“假乞丐”便自然无所遁形。其次,集家庭、社会和国家之力,想法设法破解孩童被遗弃的问题,同时打击惩治拐卖儿童的力度还需加大,家庭对孩子的监护要尽职到位,不要让孩子们落入不法分子的魔掌,“丐头”便没有可利用的“工具”。此外,社会也要发挥好监督的作用,对于“假乞丐”不应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要看见一个就举报一个,让“假乞丐”无处现身。 

  显然,清除“假乞丐”并非一个部门、一部法律能解决的,而破解这场“信任危机”也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国家和社会,需要每一个家庭乃至每一个人的力量,合力共为,方能重新建立起一个健康的社会诚信体系,还大众一个诚信友善、和谐互爱的文明气象。

责任编辑:徐英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