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部长通道”见证“中国式民主”

2017-03-05 16:4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秦风

  今天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北门部长通道上,去年7月刚上任的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接受记者邀请,主动“发声”。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首位发声的部长。(人民网 3月3日)

  两会召开后,出席会议的国务院各部委掌门人都会通过一个长约两百米的通道进入会场,记者们给这条路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部长通道”。每年这里都成了媒体长枪短炮鏖战的重要场所,更是聚焦了全国人民的目光。在这条“部长通道”上,媒体代表民意发声,部长们回应公众关切,对当下最关心的问题进行最权威的解读与解答。

  不长的“部长通道”,被打造成互动沟通、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从过去的媒体追问部长,到现在部长主动回应热点,一问一答之间,我们看到了政府职能转变沉甸甸的责任,感受到沉甸甸的民生情怀,更体会到政府部门官员直面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监督的民主细节。

  可以说,“部长通道”畅通的不仅是媒体与部长的交流,更是透过媒体畅通政府与老百姓的对话,处处释放“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的执政理念。部长越坦诚,公众也越理解。没有一个实话实说的部长被“吐槽”,也没有一个坦诚回应的部门被批判。这是打通官民阻隔后产生的效果。

  实践证明,离麦克风越近,离监督越近,离民意也就越近。作为政府部门及时接受监督,积极回应公众关切,往往能够赢得工作的主动权。“部长通道”上,列席会议的国务院各部委主要负责人积极主动回应公众关切、社会热点,是两会民主舞台的应有之意,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进步,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国自信和开放的脚步。

  两会不仅是集中展示代表委员履职能力的重要时刻,更是体现“中国式民主”的制度化平台。在这里,人民的意愿凝聚为国家意志,民主的脚步笃定前行。现阶段,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住房、教育、卫生等改革成为公众最关心的话题,期待愈发强烈,“部长通道”上说出的“怎么看”“怎么办”,有利于在重大改革决策和部署上尽最大可能凝聚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要解决的问题的。两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舞台,“部长通道”让媒体的话筒把权威的声音传得更远,让社会的关切得到及时的回应,最大限度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凝聚民心,不仅展现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现代政府的决心,更彰显更加开放自信民主的中国形象。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