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13年不亮的路灯折射出了什么

2016-12-16 14:1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 廖佳

  投资14.3亿元,2003年建成通车的郑少高速,是河南省内修建的第一条全线有路灯的旅游精品线路。然而,13年来,路灯却从未亮过。部分路灯已经损毁,线路被盗割。这些路灯每盏价格在6000元以上,全段道路共有2600多盏,投入资金约为1500万元。(华西都市报,12月15日) 

  投资1500万元的路灯沦为了装饰旅游精品路线的“摆设品”,主管部门何以如此“土豪”?对此,河南省相关部门回应称,不开路灯是竟是为了响应国家“省电”的号召。有相关网友对此反问道,既然建路灯“费电”,那为什么要建?事实上,不亮的路灯恐怕与当地主管部门缺乏务实的精神不无关系。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历史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干事创业的基本准绳。没有了实的精神,就如失去了准星的步枪,发出去的子弹只能偏离准头。投入了1500万巨资的路灯不能成为那颗漫无目的的“子弹”,它需要发挥出“1500万”的经济效益。遗憾的是,从这批路灯的现状上来看,这些还未“发光发热”的路灯恐怕业已沦为了“废品”。 

  搞建设、上项目,必须把握“实”的原则。如果当初不那么刻意地追求“精品”,这1500万或许就用在了绿化、医疗或者教育上,发挥出来的效用也远要比这批“装饰品”大得多。可惜决策没有“如果”,部署更不可能重来,只能希望于下一批路灯亮起来,在真正需要的地方发光发亮。

责任编辑:李颖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