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房产信息泄露”需法律“补位”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田影
日前,深圳警方调查涉案企业发现,其中有数十万条无法解释合法来源的公民房产信息,内容甚至精确到业主门牌号码、面积。对于公民个人房产信息的非法泄露、售卖、使用,已形成一条地下产业链。(新华网10月31日)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房产信息泄露屡见不鲜,十分普遍,已经成为影响公民生活,引发社会危害的违法现象。一些违法获得房产信息者,轻者利用信息进行装修、销售等推送渠道,打扰业主生活,给生活增添压力;重者觊觎金钱存款,危及人身及财产安全。电信网络诈骗层起彼伏,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个人房产信息泄露的受害者。
利用泄露的房产信息进行电话干扰,多属于建筑公司用于推销房产和装修等手段,很难界定公司的法律责任,只能属于业务员个人行为,让真正的“大鱼儿”游走于法律的边界,让违法者“逍遥法外”。同时,在房产信息的流通环节,对于达到刑事定罪量刑的“情节严重”条款至今仍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所以严禁“房产信息泄露”需法律“补位”。
法律是行为准则和规范,是依法行政的前提。当前任务之急是建立以个人信息权为基础的房产信息保护法,保障个人房产隐私、保护人身财产。立法应当明确规定相关主体收集个人房产信息的权限和范围,明确哪些个人房产信息可以被收集;个人房产信息收集后,应当有专人保管和负责;明确违法行为惩处细则,对信息泄露者应当视其情节轻重,追究其法律责任。
任何人不得非法获取个人房产信息,更不得非法出售或者提供个人房产信息,对信息泄露者应当视其情节轻重,应追究其法律责任。作为监管部门,公检法、住建局应当依法行政,加大对违法违规房地产中介和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加强房地产信息泄露的源头监管,开展全方位的督查,对于在房地产流通环节出现的信息泄露问题,给予严厉打击。
归根到底,对于房产信息倒卖这种产业链的违法行为,应当从源头治理。既要完善相关法律,加大法律宣传,做好业主房产信息安全管理,净化房地产风气;又要加大违法处置力度,进行违法处理,打击电话和短信等网络诈骗和骚扰,确保个人房产信息安全。除此之外,应当对监管工作失职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法律“补位”必不可少,通过严格的法律程序可以更好的规范个人信息管理,防止个人房产信息的非法泄露和被利用,让美好的生活从“法治”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