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扶贫要防止“保贫”

2016-10-25 16:28: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杨元戎

  时下,进村入户听民声、征求意见访民意、结对帮扶解民困,已成为许多地方开展扶贫工作的重要举措,广大基层扶贫干部更是扎根农村、心系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当好贫困群众脱贫的“催化剂”“助推器”。但是,笔者在下乡走访中却发现,干部越是扶贫,有些群众却越不愿摘掉“贫帽”。

  的确,戴上“贫困帽”,“实惠”真不少。部分贫困群众长期接受帮扶资助,养成不劳而获的习惯,对扶贫开发认识产生了偏差,整天想着怎么样享受国家扶贫政策、获得更多财物,认为这是应有的“福利”,如果摘掉“贫困帽”,政府就会停止帮扶,“福利”就会随之消失。因而,依赖性越发严重,越扶贫反而越想保贫,甘于现状,不思进取。

  “保贫”固然不妥,但问题也并非源自群众,往往还得从干部身上找原因。事实上,扶贫过程中,一些干部并未吃透扶贫政策的精神,也没思考如何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脱贫,与群众沟通说明也不到位,习惯于简单僵化地平均分配扶贫资金或物资,以为把扶贫资金、物资发放到贫困群众手中就完成“精准扶贫”任务。这种情况下,贫困群众对扶贫开发认识产生偏差、想保“贫帽”,恰恰是对干部“机械”扶贫的消极抵制,应引起高度重视。

  其实,群众最实在,也最讲感情。干部跟群众心贴心,群众就会和干部心连心;干部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就会对干部有多亲。干部在扶贫时,要主动放下身段、沉下心来,从拉家常到讲真心话,从交流到交心,了解贫困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才能为他们量体裁衣、制定脱贫措施。干部把贫困群众当做亲人,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扶贫工作就能进入良性状态,解民忧、帮民困,扶贫开发也就有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脚上沾满泥土,心里装着群众”。把走村入户当作一种习惯,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常态,把推进发展当作一种责任,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探索出一条脱贫致富路。试问,如果扶贫干部都能如此,还会有群众“保贫”吗?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