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别让“野长城”丢失了“野性”

2016-09-23 10:2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作者:庞莹莹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这条被誉为“最美野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永安堡乡小河口村。(央广网) 

  长城,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像我们熟知八达岭长城、嘉峪关长城、山海关长城等这些在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后,被保护起来,变成了旅游景点。当然也有一些没有形成巨大规模建筑、湮没在无人问津的地方。这些被称作“野长城”的长城。 

  小河口长城是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这里的长城因为远处深山老林,鲜为人知。近年来,随着在登山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中口口相传,小河口长城也因此小有名气。近期网友贴出了一段小河后长城的“近照”,长城的城墙顶面经过修缮后,被一层灰色物质覆盖,原本残缺的垛口墙等都被抹平了,野性十足的长城成了被硬化的“路面”。 

  现在国家在长城修缮的时候要求,都是以抢险加固最小干预为原则。在国家文物局网站今年4月公布的《关于长城绥中锥子山段1号敌台-3号烽火台修缮工程方案的批复》明确要求,长城保护维修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和最小干预的原则,严格控制各类干预措施的实施范围和工程量,妥善保护长城遗存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 

  所谓最小干预就是,它已经濒危了,要倒塌了,通过我们的修缮过程使得快要倒塌的这部分墙体不要再倒塌了,使它能长久的传下去。但是从图片上来看,小河口长城的修缮工作真的是“不敢恭维”,“凹凸有致”的长城俨然变成了“一条硬化路面”,断然没有了印象中长城的样子。虽然文物局也表示并没有实现“理想中”的样子,但是这一专家“唯一”方案却是目前看来最适合的保护方式。 

  不难发现向“小河口长城被砂浆抹平”的事情“绝非孤例”,由于没有统一的修缮标准,这种类似此段长城修缮所有手续合规,结果却破坏了文物风貌的事情屡有发生。不过国家文物局正在组织编制长城的总体规划,未来将对重点长城段落进行重点维修,同时加强对没有开放,或者是没有进行维修的长城,也就是俗称的“野长城”的管理。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古迹”,都能到的有效的保护,不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责任编辑:王海燕
新闻关键词:野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