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亿GDP大县的零碳范本
不单纯为了追求GDP发展GDP,更不是以牺牲发展为代价实现零碳。创建“零碳县”两年多来,不唯GDP的湖南长沙县各项经济指标在不断增长的高基数上仍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真正做到了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闯出了独一无二的“长沙县模式”。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本周,中部地区一个县的党代会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关注这个县,并不是因为它是连续16年的全国百强县,并不是因为它的发展速度有多么的惊人,并不是因为它的GDP数字有多么的华丽,大家最为关心的是,这个中西部排名第一、全国第七的工业强县,也是排碳大县,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零碳县”目标两年多来,实现了“零碳”,还是交了个零蛋?
“零碳县”,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2014年,当全球还在苦苦探索低碳发展模式时,湖南长沙县这个制造业发达、GDP超过千亿、财政收入超过两百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强县,提出了要在全国创建首个“零碳县”。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对子孙后代的高度负责。“零碳县”的提法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长沙县毕竟不是边远山区县,要实现“零碳”,经济还发不发展,百强县的地位还能不能保得住?
长沙县给出了一组并不枯燥,但相当有说服力的数字:2014年,全县GDP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100.6亿元,同比增长11%;人均GDP达到9.8万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全国百强县中的排名较2013年上升4位,首次迈进全国十强,位居第九,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实现“十二五”财政总收入目标任务。1100.6亿元GDP的背后,是万元GDP能耗下降6.03%,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
2015年,全县GDP同比增长10%,超越浙江省义乌市,升至百强县第8位,成功捧回“国家生态县”绿色奖杯,荣登“中国十佳两型中小城市”榜首。今年上半年,全县完成GDP536.4亿元,增长10.3%,总量稳居全省县域第一。根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核查证明,长沙县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已成功实现“负增长”,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对此评价道:长沙县的做法让我感到很惊喜,很了不起。长沙县的零碳发展模式对人类是受益颇多的,我很期待看到长沙县项目的进展,希望长沙县能成为中国和世界零碳发展的一个范本。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高级政策顾问珊曼莎对长沙的零碳发展模式也是不吝溢美之词:现在看来,长沙县零碳路径的探索是具有历史战略意义的,值得大力赞扬和推广。最为重要的是,长沙县零碳模式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好路径,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不断节能减排。
不唯GDP的长沙县并没有输掉GDP,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长沙县提出创建“零碳县”目标,并非脑子一热。前几年。县里虽然没有明确提“零碳县”,但紧邻湖南省会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所在的长沙县一直在致力于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2009年,长沙县被评为全国首批县级“最具幸福感城市”,并成为全国唯一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城市管理与市容环境建设项目)的城市。
长沙县的老百姓最为津津乐道的是两起环境治理的典型案例:一是作为工业强县,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实现了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跨越,严格环境准入,实行环保前置审批,对环境保护实行一票否决,到2013年境内所有的制革厂、造纸厂等重污染企业全部退出;二是长沙县曾一度成为“全国第二大生猪调出大县”,养猪收入几乎占到了当时农业总收入的50%。农民靠养猪致了富,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大量紧靠湘江主要支流捞刀河的猪舍,直接将粪便尿排入河塘,弄得“江浑水不秀,处处猪粪臭”。站在垃圾堆上数钞票不是长沙人追求的小康,长沙县放弃了一年1300多万元的国家养殖补贴,铁腕治“猪”,将浏阳河、捞刀河流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50米范围内为禁养区,禁止包括生猪在内的所有禽畜养殖。通过治理,浏阳河、捞刀河长沙县段的水质全部达到饮用水源标准,再现鱼翔浅底、漫江碧透的江南美景。长沙县也如愿成为“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先进县”。
长沙县委托科研机构对全县开展碳排放进行全面普查,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普查发现,长沙县2013年GDP比2012年增加了近100亿,但碳排放总量只增加4.82万吨,万元GDP碳排放量年度增长不但为零,还是下降的。在稳定节能减排措施的同时,只要消化掉增加的4.82万吨碳排放,就可以实现年度碳增长零排放。而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级专家雷学军教授发明的“速生草碳转化刈割封存降碳除霾技术”迎刃而解。
在对创建“零碳县”进行可行性论证后,长沙县的主政者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虽然控制年度碳排放量增长有困难,但如果节能减排措施得力,万元GDP碳排放量增长是可以控制的,这也是作为一个工业大县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如果长沙县能够成功创建零碳县,全国2800多个县都可以复制这种模式,这对湖南、对全国和整个世界都是一种贡献。
2013年年底,长沙县聘请环保部环境规划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编制《长沙县零碳发展规划(2015年—2035年)》后,在全国率先提出创建“零碳县”的战略目标,确定了零碳机关、零碳乡村、零碳社区、零碳企业、零碳学校等5个类别共8个单位作为先期“零碳”示范创建单位。按照长沙县编制的“零碳县”创建实施方案的思路,2020年前,长沙县可实现碳排放总量比2013年削减三分之一左右,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削减三分之二。
长沙县的“零碳县”探索不但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环保部、林业局等多个部委的重视,也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4年底,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经济论坛“国际对话——中丹(丹麦)零碳对话”上,长沙县打造中国第一个零碳县的创新理念、路径和模式得到了中外各方的高度评价。2015年7月,在法国里昂“全球气候与地区世界峰会”上,长沙县受邀对创建“零碳县”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引起了与会的国际气候专家们的高度关注。去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在法国巴黎举行,作为率先在全国开展零碳建设的长沙县,也派出代表跟随中国代表团亮相巴黎,受到多个国家的关注。
随着“零碳县”的创建,美丽长沙县的生态红利开始逐步释放。借着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的东风,长沙县不以GDP为代价留住的美丽,让这里越来越充满着魅力并华丽变身为美丽经济。“中国最美乡村”之一的“板仓小镇”;以“十里湖面、百年古井、千年古寺、万亩茶园”享誉三湘的金井茶乡小镇;被称为长寿之乡、小水果之乡的世外桃源开慧镇;以亲子为主题概念的果园镇双河村的浔龙河生态艺术小镇……形成了“一镇一品,品品诱人”的零碳、时尚旅游新业态。
在8月14日召开的长沙县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上,县委书记曾超群在报告中提出了未来五年长沙县的发展主线是“强南富北、民生立县、挺进五强”,全面实施“改革活县、产业强县、民生立县、生态美县、协调兴县、依法治县”六大发展战略。到2020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迈上2000亿元,工业总产值迈上4000亿元、财政总收入迈上400亿元台阶,加快建成更高水平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
在长沙县,人们津津乐道着新任县委书记曾超群就职演说时提到的三个敬畏:敬畏于过去的辉煌成就,敬畏于未来的发展重任,敬畏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曾超群最接地气的一句话就是,不求轰轰烈烈,但求老百姓有静悄悄的幸福获得感。实现“零碳县”目标,正是对“老百姓有静悄悄的幸福获得感”的最好注脚。(文/鲁网专家评论员 宾语)
- 机制“防护墙”是保障干部作为的时代创新2017-02-16
- 一个井盖是否能否决一座城市2013-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