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乘”不文明出游,从你我自身做起
文 / 李雅敏
8月1日国家旅游局公布了《旅行社条例(修订草案送审稿)》,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针对我国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发生的不文明行为,条例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有违法行为或者严重不文明行为的,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将旅游者的相关信息纳入不文明行为记录、向社会公布,并向公安、海关、检验检疫、边检、交通、金融等部门和机构、行业组织,以及有关经营者通报。有关部门和机构、行业组织、经营者可以根据职责权限在征信系统中记录,以及采取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出境旅游、边境旅游、参加团队旅游、乘坐航班等惩戒措施。
近年来,中国游客的身影已经不止于国内,而是遍布全球。旅游是一种文化素养的体现,但在外国人眼里,中国游客无论在哪,似乎都被贴上了“不文明”的标签,隔三差五地出现在各国媒体的谴责中,国人的尊严,似乎成了外国人口中的 “笑料”,着实令中国游客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火”了一把又一把,连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也看不下去了。如今,中国游客在公共场所不排队、乱吐痰、扔垃圾,甚至在异国他乡喧哗斗殴,外国人也已经见怪不怪, 但是,对于我们自己,需要作出反思,不要把别人习惯性的谴责当成一种嘲笑后的默认,继续不文明下去,只是暂时遂了自己的意,却害得无数国人在全世界抬不起头来!
游客频频出现不文明行为,主要还是对自身不良行为缺乏认识,认为出游花钱了理应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其次,部分游客存在从众心理;同时,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单凭导游劝说或者景区告示,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习惯。文明素养的进步并非旦夕之功,游客不是“纪律部队”,对一些不文明却并不违法的小节,强制或惩罚又显得过于苛刻。很多时候,游客并不了解这个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明要求,只有从细节上着手并不断强化的教育,才会打破人们的“无意识”,将文明变成人们生活中能自然遵循的“下意识”。 不管怎样,相信不文明现象都是暂时的问题,我们在承认这些问题和现象客观存在的同时,也不能将之随意放大,更不能因噎废食。那样,只会打击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加深各地方的偏见,引发更严重的冲突,导致问题更难解决,而是实实在在的,拿出可行的办法才是。
首先,旅行社有责任在组团出游前多做功课,强化对游客的宣讲、引导,尤其是在吃的方面,提示当地禁忌、基本礼仪,多发布一些文明旅游实用攻略,从风俗等方面提醒游客;其次,国家、地方层面要明确对不文明行为的惩罚力度,唤醒游客的责任意识。毕竟,有些时候,仅靠道德约束是不够的;还有,相关部门也应多举办一些旅游文明宣传活动,强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学习遵守,在规矩中形成意识,只有严重惩戒旅游不文明行为,紧紧抓住典型案例,才能对其他游客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达到弘扬文明旅游的目的。
其实,哪些旅游行为不文明,相信每个游客心里多少都是知道的,可就是习惯使然,因此,建立文明旅游行为,我们每个人首先还是需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好习惯,才不会无意识地在国内外公共场所出现有损个人,甚至国家形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