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文化大国下的“非物质文化”之觞

2016-06-13 16:1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庞莹莹

  安徽歙县,古称徽州,以盛产徽墨扬名海内,自南唐墨家李廷硅开始,已有一千多年制墨历史,歙县因此享有“墨都”之称。然而制墨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如今仍在墨厂的工人年龄普遍偏大,尽管熟练工每个月可以挣到五六千元,但依然难以吸引年轻人的加入,千年徽墨,正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腾讯网)

  还记得看过一个令人痛心的广告,《非物质文化遗产-倒计时》,广告以倒计时的形式,讲述我国传承某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中药炮制技术国家级传承人已经不足5人、宣纸刺绣大师不足4人、花丝镶嵌国家级传承人少于3人、青天石雕2种技法濒临失传、勉萨派唐卡绘画传承大师仅剩1人……”,现在有着千年文化的徽墨也出现了这样的困境,月薪五千亦无人接班,千年手艺濒临失传。这“少得可怜”的数据让人看得“触目惊心”。是什么让中国引以为傲的非物质文化走到这样窘境,面对即将遗失的文化,我们能做些什么?

  在高科技工具下,统一模具、快速产出的生产模式,是为了适应只有跟上“潮流”才能继续发展的市场经济,“高投入、耗时、耗力”的传统工艺正在接受“低投入、快出产”的冲击。看重“结果”的年轻人更是不愿“接手”这种工作,于是就出现了目前这种“非物质文化”找不到传承人,只能沉浸在历史长河中的现状。即使政府有心保护、有心传承,但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使愿意从事传统文化事业的人越来越少,也造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无人。

  历史的变革,科技的进步,或多或少的会对传统的文化带来冲击,但是文化来不得半点“速成”,老话“慢工出细活”不是没有道理,面对即将遗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做的不能仅仅是“保护”,更多的应该是“传承”。拥有者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拥有着“望尘莫及”的文化底蕴,别让“速成”经济下的“工匠精神”成为了“稀缺品”,别让文化大国下的高速经济发展成为非物质文化之觞,让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传承文化之美。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