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贩子”抱团逐利?该打!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孔令晶
长期活跃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的号贩子们抱团组建“龙商会”,从后台抢号、号源批发,再到一线兜售,分工明确且“生意兴隆”——今年前两个月挂出了700个专家号,之后再加价数百乃至上千元卖给患者。该团伙目前已有29名成员落网,其中就包括“龙商会”的“号头”、27岁的女号贩子宇某某。(新京报网3月21日)
有组织、有谋略、有计划,能够在第一时间将医院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开放的专家号“抢空”,然后层层加价,最后高价转手给患者,这就是号贩子的“作案流程”。号贩子令人深恶痛绝,他们不是患者,却费尽心思掌握着最好的专家号,最多的就诊机会,瓜分着稀缺的医疗资源;他们挟号要价,将十几块、几十块的专家号“炒”到成百上千块,扰乱着患者就医的环境,挣着病人的“救命钱”,实在令人深恶痛绝。号贩子作为一个群体,活跃在有号可排有票可买的各个领域。但是,没有一个领域的号贩子或者黄牛党能引起人们这么大而持久的关注。
那些守候在医院大门外,伺机而动,买卖医疗资源的号贩子身披“三宗罪”。一是扰乱正常医疗秩序之罪,好医院好医生本来就是医疗市场上的稀缺资源,与患者之间存在“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始终供小于求,而号贩子的存在更加重了这种不平衡,导致一些医院的专家号“一号难求”,甚至一些医院和专家在金钱的诱惑下,和号贩子订立“攻守同盟”狼狈为奸;二是扰乱社会秩序之罪,由排号、买号引发的社会治安纠纷屡见不鲜,小至争吵大至治安纠纷,给原本应该安静祥和的医院带来了纷争;三是违背社会道义之罪,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号贩子挣的是病人治病救命的钱,抢占的是别人治病救命的机会,这种拿着人名来吆喝挣钱的方式,实在令人不齿。
那么,如何才能不让号贩子成为人们挂号看病的障碍?一方面,打击是必须的,最为重要的就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和惩罚措施,号贩子这种社会顽疾久挖不绝,根本原因是在刑事方面没有具体罪名和打击方法;另一方面,患者要提高维权意识,要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工作,遇到倒号卖号者要敢于举报揭发,挺身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最重要的是要在医院挂号制度和医疗制度上进行改革,不给号贩子钻空子的机会,让专家号只属于那些真正有需求的患者,让医疗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优势资源分散而不是集中,给患者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从如何打击号贩子到医疗体制改革,我们的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议,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绕不过去、必须改革的重要内容,我们相信,随着法治的完善和人们意识的提高,号贩子这种“逐利性”的特殊群体终会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