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莫被“延迟退休”吓怕了

2015-10-16 17:1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刘富恩

  日前,人社部部长尹蔚民称,我国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要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消息传出,延迟退休就成了大家的人们话题,被人们炒的纷纷扬扬,各种声音不断地网络上出现,正反两派之间更是展开了积累的争论。

  “延迟退休”顺应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未来发展的现实。与西方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退休年龄确实比较年轻化。别的国家的退休年龄大部分都是65岁、67岁,再看看我国,平均不到55岁,这样看来我们提前安逸、享福了不少。但是,国家延迟退休的政策也并非心血来潮单纯照着西方来的,也是在综合考虑本国实际情况而定的。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青壮劳动力数量在逐年减少,退休年龄的增长是必然的。在者,我国延迟退休上的政策也是循序渐进的,以每年增加几个月的方式来递增,还是充分考虑到了大众的接受程度。

  谈到“延迟退休”没必要心有抵触,心生害怕。晚退休,意味着还要多交几年养老保险,还要在工作岗位上多奋斗几年,还不能含怡弄孙安享清福。想到这些,有些人就开始愁眉苦脸了。更有甚者,还在为自己的身体能不能活到领养老金而担心,担心多交冤枉钱。其实,仔细想来这些忧虑和担心都是杞人忧天,养老金交的多自然领得多,再者说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长寿什么的不再是奢望了,所以大家就不要自己吓唬自己了。

  面对争议,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用“解释权”来消除大家的疑虑,不断完善我国养老保障制度。一是退休年龄不可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到地区差异、行业类型等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既有统一标准又有特殊要求。二是制定更为详细的养老保障实施细则,“延迟退休”不仅要在“延迟”上下功夫,更要在退休上投精力,让晚退休、多贡献的人享受到真正的“实惠”。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退休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