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懂得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传承“尊老爱幼”的美德

2015-07-13 17:2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刘秀丰

  11日,记者接到爆料称,上午10时许,在挤满乘客的64路公交车上,一年轻女孩因未给一名70岁左右老人让座,被其暴打一耳光,后被其他乘客分开。(7月12日 中国青年网)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平常不难看到很多关爱老人的温暖画面,特别是坐公交车的时候,很多年轻人主动为老年人让座,这是美德的体现。在社会中,并没有明文规定年轻人必须给老年人让座,给老年人让座只是社会所提倡的,坐公交车时给老年人或者身边的弱势群体让座纯属个人意愿,并非是一种义务。新闻中的老年人因为年轻女孩没有给自己让座,就给人一记耳光,这样的行为未免过于冲动,让人不由觉得有点“倚老卖老”的感觉。

  诚然,人步入老年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体质、反应能力、灵活度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生活中总有很多的困难和不便之处,老年人在社会中作为弱势群体,在各方面确实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照,作为年轻人坐公交车的时候,看到老年人没有座位,主动让出自己的位置来,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当今,在乘坐公交的时候,为老弱病残孕让座,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这是社会文明的表现,是社会道德文明提升的重要标志。但让与不让,纯属个人意愿,不能强求,让座是美德,不是义务。对于美德,我们需要提倡,需要培养,但不可也无法强制。

  曾经有新闻报道,有老年人走上街头呼吁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提议年轻人“尊老”的同时,年长者亦要“爱幼”,有老人认为:“错开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为年轻人腾出空间”。这是多么体贴的情怀啊!如果能有更多老年人这样去想,并付之于行动,我们的公交车在上下班高峰时间,就会减少许多拥挤;如果年轻人能用同样的心态,理解老年人,我们的社会就能形成尊老爱幼的正能量;如果人人都能换位思考,就不会发生公交车上为了争座位的种种不文明行为。

  如果每一个年轻人都能把所有的老人当做是自己的亲人悉心呵护,就不会在公交车上无动于衷地拒不让座;如果我们的老年都能像那些走上街呼吁“老年人给年轻人让座”的老年人那样,并且能够有意识的把自己的出行时间与上下班高峰错开,那将是一种美好的文明社会新风尚。只有这样,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能够懂得换位思考,那么“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才能更好地得到传承。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