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让父爱随钢轨延伸

2015-06-19 09:16: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 杨丹平

  他们的父亲都是光荣的老铁道兵,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因为工作的缘故,一方面他们的父亲依旧奋战在一线,聚少离多;另一方面,他们的后代子承父业,过上了“铁二代”南征北战,四海为家的生活。父亲节来临,他们翻出与父亲的老照片,通过一张张并不清晰的老照片,温情的故事里,倾听“铁二代”父爱的讲述,父爱如山,这是一份沉甸甸的爱。(618日 中国青年网) 

  比起官二代、富二代,“铁二代”有点辛酸、有点励志,他们的父亲是光荣的铁道兵,在中国铁路发展初期,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才使得铁路线路横跨东西、纵贯南北。现在,父亲们依然奋战在一线,有的还参与了非洲阿尔及利亚援建项目和高原缺氧、气候恶劣的青藏铁路项目的建设。 

  铁路修到哪里,哪里就是临时的家。父亲行踪不定、很少回家是几位受访“铁二代”的共同记忆,儿时与父亲的老照片中,有的是在父亲修路的驻地拍摄;有的是去探望父亲时,在当地的景区拍摄;有的甚至更加行色匆匆是在火车站拍摄的,照片背后的故事是“铁二代”对父爱的记忆。 

  子承父业后,才体会到这份特殊的父爱。铁路工种中最辛苦的便是建设部门,出差是常态,电话中的嘘寒问暖是父爱的连线,“铁二代”格外珍惜,时断时续的通话中,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学习了什么新知识”、“交了什么新朋友”、“有没有长高、长胖”,这样的问候往往来自人迹罕至的新建铁路线路旁,找信号的时间超过通话时长。 

  从前是父亲对孩子的弥补,现在是孩子对父亲的牵挂。珍贵的合影,是一次次爽约之后的弥补,找时间、换班次、攒假期换来的短暂团聚,“铁二代”倍加珍惜、记忆犹新。特别是与父亲从事着同样类别的工作后,他们更能读懂像钢轨一样延伸的父爱,抽时间多回家看看,忙里偷闲给家人打个电话、发个信息,是对父爱的回馈。 

  走父亲走过的路,在工作中回味父爱。在人们看到高铁、地铁的发展时,他们却站在在建的高铁桥梁上眺望那些老的铁路线路,那是他们父亲走过的修过的路,父亲曾经和他们现在一样冒着严寒酷暑在户外作业,线路旁那些高颜值的风景常常是擦肩而过却无暇欣赏。 

  笔者身边有一位“铁三代”,爷爷是曾经修建鹰厦铁路的铁道兵,57岁的父亲是即将开通的合福高铁站客运员,他退伍后也从事着铁路工作,是合福高铁站的客运值班员,一家三辈人,接力似的在一个岗位上工作着,传递着父子间像钢轨一样延伸的爱。

责任编辑:刘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