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机关食堂岂能演绎“新瓶装旧酒”的腐败

2015-04-18 13:12: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吴若麟

  红木沙发、KTV、电影院、奇石房……如此奢华的陈设并非是在私人会所,而是在一些机关单位食堂。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近期在部分地区调查了解到,随着“公款吃喝向私人会所、培训中心等场所转移”被频频曝光,“舌尖上的腐败”又纷纷瞄上了机关单位食堂。(新华网   416日) 

  红木沙发、KTV、电影院、奇石房,这些在奢华的私人会所才能享受到的服务,如今却在一些机关食堂玩起了“潜伏”;大吃大喝不敢明目张胆了,却躲到机构食堂觥筹交错。难怪媒体解读为“舌尖上的腐败”又有了新变种。 

  就在前不久,中纪委刊文指出,“四风”问题的病原体并没有销声匿迹,顶风违纪现象仍时有发生,树倒根在,重压之下花样翻新。从数据看,违规公款吃喝有所反弹,2月较1月上升了29.89% 

  毋庸讳言,下有对策是应付上有政策公开的秘密。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六项禁令”以来,表面的公款吃喝之风已大有还转,但“躲猫猫”的吃喝现象却也在潜滋暗长。“农家乐里洗桑拿”、“矿泉水瓶装茅台”、从高档洒店转移到私人会所、商务会馆,甚至机关食堂的报道屡屡曝光,可见吃喝之风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的腐败,作风虽低调,奢华却依旧。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各级官员无视中央的三令五申,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把戏,不正当的官商勾肩搭背、不正派的官场人脉交际、不正常的人情买卖求人之风,往往就暗藏在见不得光的觥筹交错中。另一方面也在于一些规定并未“动真格”。法律法规不动真格,地方政府又和稀泥,公款吃喝积习难改,也就成了可以想见的事情。 

  不把权力关牢关紧,就无法斩断公款吃喝暗流。要撕掉“舌尖上的腐败”新外衣,遏制“只见油门不见刹车”的现状,笔者认为还需综合治理,用好组合拳,才能打到公款吃喝的七寸上。 

  首先要加强行政问责,让官员们不敢乱用公款吃喝。“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事实上,只有上级敢于过硬查处,下面才会心生敬畏。处理大吃大喝的官员,绝不能搞“罚酒三杯”,,必须要打痛其板子,摘掉官帽子。如果连自己一张嘴都管不住,摘了他官帽过分吗?处理几个这样的人,也就没人敢乱花公家的钱了--乱用公款吃香的、喝辣的固然诱人,但如果代价是其官帽,估计没人换。 

  其次要扎紧钱袋子,让官员们没钱大吃大喝。公款吃喝是“标”,权力腐败才是“本”。从长远说,根治“公款吃喝”顽症,最为可靠的办法就是釜底抽薪,抓紧财政的“钱袋子”,铲除滋生公款吃喝的土壤。这就需要加快公共财政改革,通过刚性的约束倒逼预算、决算的彻底公开,用制度来加强对公共财政的监督和约束。 

  只要用好组合拳,完善制度,驯服权力,敢于对公款吃喝者动真格,自然能撕掉“舌尖上的腐败”新外衣,政府的公信力和执政力就能得以彰显。 

 

责任编辑: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