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达标的头发也并非是种青春的痛

2014-09-03 10:30: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投稿邮箱:lwpinglun@126.com 

  作者:谢伟锋

  开学首日,怀柔一中多名男生却被拦在了校门外不让进,原因是“头发不达标”。被拦下的学生,需要重新理发,剪成板寸才能获准入校。(9月2日 《新京报》)

  学校该不该把“从头做起”当成入学第一课呢?笔者认为还是很有必要。毕竟,经过漫长假期的过渡,不少男生女生们的发型在自由翱翔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该重新归位于学生原本清新的造型。此刻如果没有条条框框来界定的话,校园中定然会出现不少杀马特那样火树银花的发型。

  发型是道风景线,它应该体现出一所学校的气质,同时也是个人标签的重要符号。《热血高校》中的小栗旬们,发型放荡不羁,上学就是斗殴,就注定了这是不良少年们惨烈的青春故事;而《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女孩》,柯景腾们的头发贴合有度,清新之风溢于言表,如此乖小孩的魅力一样有人追捧。那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我们干吗不选择后者呢?

  当然,学校对于头发达标的尺度,应参考《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其中,中小学生的发型只要不留长头发、不烫发、不染发即可。如果细化严厉到“手指平插进头发挨着头皮,头发不能长出手指”这种程度,那笔者也甚感不妥。毕竟法无禁止即可为。只要不是长发,整洁朴素、便于梳洗,这些都应该被直接放行,而不是被堵在校园口之外,去接受那30元一次的剃头。

  对于头发达标的问题,有人给予了“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标签。但一个人的创新精神,真的需要发型来启蒙吗?我看未必吧。且看中国“千人计划”中那些从欧美归来的精英们,他们亮相的发型都是中规中矩;被神话了的苹果教父乔布斯,他每次开新品发布会时,最不被人待见的就是他那乏善可陈的发型。可见,夸大发型对于年轻人的创造思维发散,这不啻于一个伪命题

  那对于个性的束缚,又是否果真如此呢?我们不妨拿着两枚男女明星来做比较。一个是李宇春,一个是吴建豪。这两个优质偶像的发型,之前都堪称“异类”。在听从了发型师的建议剪断之后,都显得精神焕发,且星路坦途。看来,个性并非在于你头发的张力,而在于你自己内在修行的实力。

  有人会低吟着“少年时那些缥缈的幻想,迟早会被现实击碎。”言下之意,无非是被剃的头发,是自己那不堪回首的青春岁月。不过,像这种少年维特式的遣怀,符合此时年龄段的一种情愫抒发。或者叛逆,或者挑衅,再或者和大多数人一样顺从,这样的青春记忆你我都有。只是现在想来,也没什么不好。当然,这并非是现实主义的说教,但成长的过程也的确如此。如果硬要和学校因为头发长短碰到头破血流的话,这样的青春是否值得回忆,恐怕还真要问问那些口是心非的听众了。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