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母亲“包山教女” 拷问学校教育

2014-04-25 14:55: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最近有个叫“甜妈”的网友很火,网上熟悉她的人都喊她“疯妈”:孩子写作文《桃花》,却不知道桃花长什么样、是什么味道,“女儿对大自然太陌生了。”于是她索性在重庆市北碚区乡下包下一座山,山上有果树,有蔬菜,有野草。

  人类不仅是大自然的好朋友,而且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或者说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既是人类的天性,也应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可如今,城里的孩子成天被关在教室里埋头苦读,看到的是高楼大厦组成的“城市森林”,感受到的是钢筋混凝土的气息,大自然对于他们是那样陌生和遥远。不知道桃花长什么样的城里孩子何其多,当他们学习“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古诗时,可能会产生隔膜感;而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孩子,想必难以真正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的千古绝唱。

  显然,甘霖女士包下一座山,不只是为了让女儿写好一篇作文,更不只是为了让女儿闻闻桃花的味道,而是要把这座山当作女儿的“成长基地”,让女儿和她的小伙伴们在这里补上自然教育课。

  当然,承包一座山花费不菲,“疯妈”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需要大量金钱作支撑,非一般家庭可以仿效。正因如此,我认为包下一座山的本该是学校或教育部门,给学生上自然教育课的责任,也本该由学校和教育部门来承担。包下一座山一年可能需要几万、十几万元,学校和教育部门完全有能力承担,何况无须每个学校包下一座山,几个学校联合承包或者一个区(县)的教育部门包下一座山,就能够为所有学生提供一个“自然教育基地”。即使不包下一座山作为“自然教育基地”,也要通过其他方式多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在此过程中增长知识、放松身心、磨炼意志、接受美的熏陶、增进同学情谊,其教学效果定然好于把学生关在教室里上《自然》课。

  确实,这样的自然教育不是升学考试的内容,学校和教育部门没有积极性。可是,连“疯妈”等家长都意识到自然教育对孩子成长不可或缺,为什么学校和教育部门反倒意识不到或不重视?在这个意义上,“疯妈”自己包下一座山对女儿进行自然教育,是对当前学校教育方式和理念的拷问乃至抨击,她以这种夸张的方式将学校教育的缺陷暴露出来,表达着对学校教育的不满。这大概是母亲“包山教女”的最大价值,也是最值得思考之处。晏扬

  

责任编辑:鲁珊珊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