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雾霾之问都扔给“明星”
大家一直强调会场内的讨论要有创意,其实会场外的扣询何尝不需要升级?被寄予厚望的“新会风”是不是也应该包括提问的诚意?现场发问,“明星大腕”显然不是唯一指望。要打造富有专业精神的对话,就不能做无效问题的话篓子。
在昨天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傅莹说,雾霾问题已成为中国一些城市的标志性难题,而且范围还在扩大。
此言不虚。
你看会场内外“候场”的媒体大军,戴口罩的随处可见。而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自然成为他们追问的一部分。但这不等于“谈谈对于雾霾问题的看法”,可以成为一个万金油似的发问。在对一些明星代表委员的采访中,这一现象正在显现。
略举几例:
动作巨星成龙说:有理由相信,只要努力,北京的天空恢复晴蓝指日可待。
被困电梯6分钟的体育健将刘翔直接告诉小学生记者:雾霾严重时,你们可以在室内打打乒乓球、羽毛球。
音乐家金铁霖则呼吁:必须要治理好,因为雾霾会导致嗓子不适,已经影响到歌唱家唱歌。
……
我们必须明白,“大腕们”各有行当,难道只能回答雾霾问题,而且他们的见解更靠谱?
两会一旦开张,那就意味着一座埋藏着各种猛料的富矿被打开,大家只有可着劲儿的抛问题。但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在什么场合,对什么对象抛出来,总得有点讲究。
毕竟,我们需要的是专业回答。
其实,当大家一窝蜂扑向“赵本山”们或“姚明”们时,不管这些老熟人带来了多好的建议,这已经在浪费媒体资源了。因为,这种“围观”所造成的另一个局面是,一些专业人士因为名气不大,从而他们的专业领域和所专注的问题也受到冷落,而这些往往是整个社会更需要直面的热点。
要知道,所有与会者,都是带着问题上两会的。即便围追明星,也应该是因于他们所背负的提案议案。至于那些不分青红皂白的“雾霾感受”或不着边际的八卦私事,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有点上不了台面。
当然,这并不是说明星就“没有资格”谈论这些问题,只是鉴于两会意见生发之地的极其宝贵和促狭,获得最具含金量的回答更重要,这就不得不考虑对方的专业界面,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比如,对于刘翔,他可能对发展青少年体育非常专业;而赵本山,他对于民间艺术的保护会更有高明见解。但非要二位回答雾霾问题,其实你所收获的,是街头上任何一个市民都可以给你的答案。
有那么多问题,为什么单要揪住雾霾?有那么多行家里手,为什么偏要采访明星大腕?
两会时间的“眼球效应”,应该是对国计民生的天然导向。大家一直强调会场内的讨论要有创意,其实会场外的扣询何尝不需要升级?被寄予厚望的“新会风”是不是也应该包括提问的诚意?
“明星大腕”显然不是现场发问的唯一指望。要打造富有专业精神的对话,就不能做无效问题的话篓子。山东商报评论员 肖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