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急躁的时代,我们选择了沉得住气

2013-02-25 19:04:00 来源:山东商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什么是中国电视剧的现状?去横店一看,四五十个剧组都在‘打鬼子’,创新在哪里?”说这话的是着名编剧高满堂。

  “我问过一个演员,她说,我今年拍一模一样的人物和同样的关系的戏已经三个了。第一个戏是这样,接到第二个本子我基本上不要看就知道怎么演,没有想到第二个拍完了第三部还是一样的。”说这话的是着名编剧刘和平。

  无疑,两个编剧界大腕谈的是同一个问题:在急功近利的大背景下,文化产品还有没有创新的可能?

  影视剧被急匆匆的时代脚步追赶,报纸何尝不是如此?

  “快”似乎成了我们面临的宿命。大街上,每个人都行色匆匆,在红绿灯面前更是绷紧神经,准备着绿灯亮起的一刹那率先过线。在快节奏训练下,人的生活习惯都在改变。看电视三分钟没高潮就赶紧换台,也就难怪制作方要求编剧们“尽快入戏”。

  作为报纸的生产者,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对这些急躁的读者们。在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时代,手持一部手机便可知天下事了,报纸该怎样留住受众?

  这正是我们要思考的。

  移动互联时代的来临,于纸媒而言,该做的是更加明晰自己的定位和使命。在信息匮乏时代,纸媒曾承担信息极大丰富的功能,如今可以让位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信息深入的功能;在信息封闭的时代,纸媒也曾承担信息快捷的功能,如今也可以让位了,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信息整合功能。

  越是纷乱复杂,越显出条理的重要;越是节奏快捷,越显示静心的重要。

  柴静在新书《看见》里,讲述了报道奥运时的一段往事。由于自己的采访证只能够采访新闻发布会,不能进入场地采访,她就考虑该如何做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她最终瞄准了那些未必是最强的,但是有故事的人。比如一个运动员参赛,就是为了挣钱给女儿看病。吊诡的是,这些运动员得不了冠军,可能做出来的节目连播出的机会都没有。柴静和她的伙伴们首先在意的,还是兢兢业业编好片子。连续几天熬夜,被一位新闻频道的领导看到。问:你们给谁做节目啊?答:不知道。该领导看了片子后决定在下午五点新闻频道挤出一点时间,一下子感动了亿万观众。

  这就是静心的力量。如果追着奥运冠军去,很难想象会收获这样的感动;如果把能不能播出考虑在先,这样的片子还有没有勇气做就成了问题。正是因为内心有这样的静气,才可以不计后果地做产品。

  作为报纸的生产者,我们对静气同样有一份自觉的追求。由此出发,我们对产品属性做了区隔化定位:A版块有热气,追求新闻快捷,整合到位;B版块沉得住气,追求作品精致耐读;C 版块接地气,写尽身边人和事。我们不仅要让读者恍然大悟,更要让读者若有所思。

  这样做,来自于我们的价值判断:匆促未必是常态。俗话说,物极必反。按照老子《道德经》的说法,叫“反者道之动”。着名学者曾仕强在解读这一说法时认为,无论什么事物,当它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这是宇宙自然发展的基本规律。曾仕强举了个例子:以前的皮鞋都是流行圆头的,但是大家觉得,人人都穿圆头的,显示不出自己的个性,于是渐渐流行尖头的。尖头皮鞋流行了一段,又变成平头皮鞋,再过一段又变成圆头的了,这就是一个反复的变化过程。

  所以,在急躁的时代里,我们选择了沉得住气。这是我们对读者的承诺,也是对时代应有的反作用力。一个时代不应该只是匆匆而过的身影,还应该留下历史的刻痕。一张报纸不应只满足于让读者了解这个世界发生了什么,还必须让读者理解体察自己的生存状态。

  (作者为本报编委、文化新闻中心主编)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