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频道 > 论见 > 正文

屡审屡犯只因 违规成本过低

2013-01-18 10:23: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日前,审计署发布2013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截至2012年10月底,本次审计查出的50个中央部门及其所属单位违反财经制度问题金额102.81亿元,已整改76.21亿元。(1月17日《京华时报》)

  “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再审计-发现类似问题-再整改……”翻开历次审计公告,不难发现,“屡审屡犯”现象大量存在,使公众都感到了“审丑疲劳”。这一点,审计署官员已经承认。

  具体到此次审计结果来说,50个中央部门中仍有大部分部门所属单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挤占挪用资金、违规发放补贴等共性问题,可谓年年审计报告中出现的老问题。

  要有效整治这些“旧病新愁”,至少还需从两方面予以改善:一是从严治政。事实上,面对很多新老问题,我们并不缺少制度,缺的恰恰是让公权高度信仰制度的底气。例如公车使用问题,各种规定还少吗?为何仍有多个部门仍存在违规使用公车问题呢?又例如官员炒股问题,这方面的规定更是早年有之,为何部分部门干部还敢违规持下属公司的股票?“顶风作案”底气何来?答案其实从审计报告中就可看出端倪。在“整改”一栏中,类似“正在整改”“违规资金已归还”“作检讨”等表述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很明显,我们很难看到相关责任人被严格问责,违规资金从哪来到哪去的处理方式,更让人怀疑违规成本为零。在笔者看来,我们有必要学习香港的“零容忍”,不管违规使用多少资金,哪怕1元都要处理。

  二是紧盯“一把手”。事实上,部门违规在中国难被处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往往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人,单位发福利人人都有,正所谓法不责众,你总不能连这个单位一窝端吧?违规发放福利首先就需要“一把手”把好关。事实也证明,“一把手”是职务腐败问题的关键所在。(山东商报邓昌发)

责任编辑:宋莉
新闻关键词:审计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