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守护“野性邻居”,就是守护未来的我们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野生动物是生态链的重要一环,是自然馈赠的鲜活生灵,守护“野性邻居”,就是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
科普入心 播撒守护种子
保护的前提是了解,认同的基础是共情。可以通过短视频记录救助过程,让公众看见受伤生灵重归自然的不易;用“云端观鸟”“线上科普”等沉浸式方式,展现野生动物的灵动与可爱;在社区、校园开展互动活动,讲解这些“野性邻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破除“野味滋补”的认知误区。当人们知晓每一种生灵的存在都有其价值,每一次伤害都会影响生态平衡,保护的自觉便会自然生发。
行动落地 筑牢守护屏障
保护野生动物,关键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日常里,遇到受伤生灵及时联系救助部门;消费中,坚决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不食用野味,从源头切断非法交易链条;生活中,减少污染排放,保护森林、湿地等自然栖息地,为它们营造安全的生存空间。每个人的微小行动,都能汇聚成守护的强大合力。我们要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为野生动物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 精准守护生灵
科技让保护更具效率,也让坚守更有底气。用红外摄像头代替人工蹲守,既能实时监测种群动态,又能减少对动物的惊扰;靠数据建立物种档案,为繁育保护、栖息地修复提供科学支撑;通过智慧巡护设备,让非法狩猎行为无处遁形,让保护监管更精准有力。技术手段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让保护工作走得更稳更远。
法治护航 划定行为红线
严格的执法监管是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保障,要畅通举报渠道,对非法狩猎、交易、食用等行为零容忍,用典型案例敲响法律警钟。同时将保护要求融入村规民约、行业规范。法治的意义不仅在于惩罚,更在于引导和规范。当法律红线清晰可见,违法成本足够高昂,才能更好遏制伤害行为。法律刚性与道德自觉相辅相成,才能为野生动物撑起安全伞。
野生动物保护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科普入心凝聚共识,行动落地筑牢根基,科技赋能提升效能,法治护航守住底线,唯有如此,才能让草原上有生灵驰骋,林间有鸟兽欢鸣,让人与自然万物在这片土地上自在栖居、生生不息。(文/张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