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小镇冠军产业:实实在在的发展“硬支撑”

2025-10-20 17:29:3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小镇往往是宁静、安逸且产业单一的代名词,与那些繁华都市里的产业格局相比,似乎显得有些平凡和默默无闻。然而,在山东,这些小镇却凭借着独具特色的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行业内当之无愧的冠军。小镇冠军产业不仅为小镇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赋予了小镇别样的生机与活力。

  专注细分赛道,以“深耕”破局。山东小镇的冠军之路,始于对“小领域”的死磕。李庄镇的绳网产业,上世纪还是 “家家户户开绳车”的作坊模式,规模小、技术落后是最大瓶颈。但当地没有盲目转型,反而认准“绳网”这一细分赛道:与高校共建智库突破高端技术,主导制定足球网、深海养殖网箱等团体标准,搭建产业大数据平台打通“云端销售”。如今,绳网加工业户聚集于此,产品远销多个国家。从手工编织到“全球绳网看李庄”,这份突破靠的不是投机,而是“一辈子干好一件事”的专注。

  政企同频发力,用“务实”解难题。小镇冠军的成长,离不开“企业出题、政府解题”的默契。辛兴镇曾面临企业发展的“硬骨头”:未解决的资产确权、办不下来的房产证,制约着企业扩产。当地没有空喊口号,而是用“网格治理” 摸清企业需求,以“项目管家”一对一推进——铺设水电气管网,建成污水处理厂,硬生生啃下了历史遗留问题。正是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务实服务,让企业能心无旁骛搞生产。

  锚定富民目标,让“红利”落地。这些小镇冠军最动人的特质,是始终带着“富民底色”。产业发展不是冷冰冰的产值数字,而是实实在在的就业岗位和百姓收入。辛兴镇的企业带动近万人就业;惠民淄角镇靠黄瓜、蓝莓产业,让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达数万元。从“村民变工人”到“家门口挣高薪”,小镇产业的每一步升级,都转化成了百姓口袋里的“真金白银”。这种“产业兴、百姓富”的良性循环,让“冠军产业”有了更温暖的意义。

  高质量发展未必需要宏大叙事。锚定一个细分领域,用专注打破瓶颈,以务实解决难题,让红利惠及百姓,哪怕是最平凡的“小生意”,也能做成有全球竞争力的“大产业”。这些小镇“冠军产业”,不仅是基层经济的活力样本,更是山东经济行稳致远的底气。(文/张倩)

责任编辑:崔永霞
新闻关键词: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