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齐鲁“抢秋”战秋雨,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2025-10-15 17:05:4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金秋十月,连绵阴雨席卷齐鲁大地,农田积水、作物霉变、收获受阻,面对严峻挑战,山东迅速行动,与天争时、与地争粮,从政策保障到科技赋能,从跨区协同到一线攻坚,全力守护“齐鲁粮仓”的金字招牌。

  政策引领,下好全省“一盘棋”。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山东作为农业大省,以政策为盾,筑起秋粮抢收的坚实防线。省级层面快速响应,统筹1.5亿元应急资金支持抢收抢烘,组建工作专班24小时值守,打通农机运输“绿色通道”。联动苏豫皖三省近900台履带式收割机跨区支援,形成区域互助合力。政策精准发力,不仅为抢收指明方向,更彰显了山东在粮食安全上的大局担当。

  科技赋能,破解田间“老大难”。当传统收割机陷入泥泞,科技成为破局的关键。山东各地调度千余台履带式收割机攻坚积水农田,菏泽等地创新运用无人机吊运技术,单次承载70公斤玉米,效率达人工10倍。在烘干环节,全省1800多处烘干点昼夜运转,日处理能力达13.72亿斤。从空中无人机到地面“铁牛”,科技不仅解决了“怎么收”的难题,更回答了“如何保质量”的时代课题。

  储运协同,打通粮食安全“最后一公里”。“抢收”更要“抢储”,山东创新储运模式,确保颗粒归仓、品质无忧。聊城东昌府区建立烘干设备动态调度机制,郓城县推广 “粮食银行”代储服务,农户可自由选择售粮时机。金融系统同步发力,农行山东省分行开辟贷款“绿色通道”,确保“粮出手、钱到手”。这种全链条协同,既解决了农户的储存之忧,也稳定了市场预期,为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顺畅流通提供了坚实保障。

  齐鲁“抢秋”的生动实践证明,唯有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才能在风雨来临时不慌不乱。当最后一粒秋粮安然入仓,齐鲁大地将继续以坚实的步伐,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征程上勇毅前行。(文/吕盼盼)

责任编辑:吴晓慧
新闻关键词: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