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文脉相承映千秋 和合共生启新章

2025-09-26 18:44:57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尼山皓月,照见古今。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以文化为纽带,将历史的厚重转化为时代的动能,将东方的智慧升华为世界的共识。在这场跨越千年的对话中,我们读懂了一个真理:唯有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拥抱世界,以守正创新的精神赓续文脉,方能让中华文化这棵参天大树,在人类文明的土壤中根深叶茂、永葆生机。

  以礼乐为舟楫,载文明越山海。曲阜尼山,这座承载着孔子诞生与儒家思想滥觞的圣地,在2025年9月27日再次成为全球文明对话的焦点。自1984年首届“孔子诞辰故里游”肇始,历经四十载春秋,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已从地方性文化活动升格为国家级、国际性文化盛事。今年适逢孔子诞辰2576周年,亦是山东曲阜与浙江衢州“主分会场共祭”新体制实施第二年,这场跨越时空的文明盛会,不仅是对先哲的礼敬,更以“大哉孔子 和合共生”的主题,向世界传递中华文化“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深层密码。

  全球共襄,文明互鉴的“中国方案”。本届文化节以“山东主场、全球参与”为定位,邀请36国驻华使节、港澳台代表及70余家海外文化机构共聚曲阜。从“云祭孔”联动全球60余家文庙书院,到“我眼中的孔子”全球Z世代短视频征集吸引10万青年参与,文化节以数字化、年轻化的表达打破地域壁垒。更值得关注的是,活动首次发布《文庙书院保护传承曲阜宣言》,将儒家文化遗址保护纳入全球文明对话框架。这种“以文为媒、以节为桥”的实践,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深化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论断——中华文化不仅是历史的沉淀,更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活水源头。

  守正创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译”。文化节开幕式以“戏剧情景+政务仪式”的创新形式,将颁奖典礼、文艺演出与祭孔大典深度融合,交响乐朗诵《论语》、沉浸式光影秀《尼山月明》等节目,让千年礼乐焕发时代光彩。而“跟着孔子研学游”推出的“仁智山水之旅”“非遗手造体验线”等10条精品线路,则以文旅融合激活文化基因,2025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曲阜三孔景区游客量同比增长30%,印证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战略实效。这种“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探索,为传统文化注入可持续的生命力。

  以文化为帆,驶向人类文明新未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已成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表彰全球教育创新,到“山东手造”展区呈现非遗与科技的碰撞,文化节始终紧扣“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当2576名学子在尼山行“敬师礼”,当全球网友通过“云祭孔”共抒对先哲的敬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一个大国以文化自信引领文明进步的坚定姿态。(文/魏兰天)

责任编辑:吴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