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拧紧个人信息“安全阀”,守护数字时代“安全感”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当5G技术全面融入市井生活,当智慧政务、智能家居成为百姓日常,数字化浪潮在注入发展动能的同时,也将个人信息安全推向了网络安全防护的“前沿阵地”。个人信息安全不是“小事”,而是关乎每个人数字生活质量的“大事”,需要我们共同筑牢防线。
个人信息安全,是守护隐私尊严的“铜墙铁壁”。从手机里的通话记录、相册照片,到外卖地址、医疗档案,个人信息的每一个片段,都串联着我们不愿被窥探的私人空间。2025年初,某地曝光一起案例: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用户手机号、家庭住址等信息,冒充“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套取更多隐私,甚至恶意散布个人生活细节,让受害者陷入“出门怕被认、在家怕骚扰”的困境。这样的案例警示我们,个人信息一旦泄露,就像家门失去了锁芯,隐私尊严随时可能被侵犯。唯有守好个人信息安全这道关,才能为每个人的私人领域筑起“铜墙铁壁”,让数字时代的隐私不被轻易“晾晒”,尊严不被随意践踏。
个人信息安全,是守住财产安全的“坚固闸门”。如今,从扫码支付买菜到线上办理贷款,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多地与网络绑定,而个人信息就是守护“钱袋子”的关键闸门。2025年第二季度,山东省公安厅通报的网络诈骗案件中,超七成是不法分子利用泄露的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验证码等,伪造身份盗刷账户、冒充亲友借钱,甚至开通虚假信贷。济南市民王先生就因在非官方平台泄露了银行卡绑定的手机号,短短半小时内,账户内3万余元存款被转走,虽最终追回损失,却也经历了数周的焦虑与奔波。这足以说明,个人信息安全就是财产安全的“生命线”,只有把这道闸门拧紧,才能让“数字钱包”不被轻易撬开,让每个人的辛苦钱稳稳当当。
个人信息安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个人信息安全从来不是“单兵作战”,当海量个人信息被非法收集、贩卖,引发的将是连锁性的社会信任危机。某地曾出现“小区业主信息批量泄露”事件,业主们频繁接到装修推销、虚假理财的骚扰电话,甚至有人因信息被冒用陷入法律纠纷。一时间,居民对社区管理、平台服务的信任度大幅下降,间接影响了社区治理的效率。个人信息安全的“小漏洞”,可能引发社会稳定的“大风险”。只有筑牢每个人的信息安全防线,才能汇聚成维护社会信任、保障社会稳定的“大基石”。
网络安全宣传周的脚步会结束,但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永远在路上。唯有人人拧紧“安全阀”,才能让每一个人在数字世界里呼吸得安心、生活得舒心。(文/肖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