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诚评|民营经济“挑大梁”,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

2025-09-09 17:37:3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sdnews.com.cn

  编者按:心存希冀繁星。追光而遇,沐光而行。聊城市委网信办与鲁网合力打造网络评论品牌栏目《聊诚评》,1月4日起推出《聊诚评·星光计划》栏目。通过温暖人心的笔触,倾听大众的声音,传播你我的声音;以小切口、微镜头,汇聚点点星光,唱响时代旋律,弘扬主流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2025年上半年,山东省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近60%的GDP、70%以上的税收、80%以上的就业、90%以上的市场主体数量。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山东民营板块不仅“稳得住”,更“闯得远”,成为解读中国经济韧性的最鲜活样本。

  信心,源自“有求必应”的营商环境。山东把民营企业的事认真办: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最快20分钟,“用地清单制”让项目拿地即开工,“免申即享”资金直达账户。省级层面顶格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高规格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公开承诺“企业有需要、我们马上到”。当“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照进现实,民营经济的根就越扎越深。

  底气,来自“向新而行”的澎湃动能。在山东,民营不是“低端”代名词,而是“专精特新”的主战场:国家级单项冠军、小巨人企业数量分居全国第二、第三位,七成以上研发投入来自民企。潍坊歌尔抢占元宇宙入口,济南圣泉用秸秆提炼“新材料之王”石墨烯,烟台艾睿光电红外芯片打破国外垄断……一条“民企—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上市公司”的升级路线日渐清晰,让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长成林”。

  活力,在于“链上起舞”的开放格局。山东把民营活力嵌入九大主导产业图谱,建立“链长+链主+联盟”机制,鼓励龙头民企开放场景、共享订单、共建园区。在淄博,近200家民营电机企业组团“触电”新能源汽车,三年间产值翻番;在青岛,民营船舶配套企业抱团出海,拿下全球首艘氨燃料动力集装箱船核心订单。一条产业链、一个生态圈,带动万千中小企业“蚂蚁成军”,在全球竞合中写下“山东故事”。

  方向已明,号角再响。 随着《关于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行动方案》30条措施落地,山东提出力争三年内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比突破65%,培育民营千亿级企业5家、国家级“小巨人”1000家。从“铺天盖地”到“顶天立地”,从“草根经济”到“参天大树”,齐鲁大地正用民营经济的万马奔腾,托起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宏阔目标。

  民营企业强,则山东强;民营经济兴,则齐鲁兴。让民营企业放心闯、大胆干、拼命创,山东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文/刘云霄)

责任编辑:吴晓慧